寧海新聞網(wǎng)訊 一個中秋小長假過下來,大街小巷罵路塞車堵的聲音時有耳聞。在人民大道站一會兒,藍色的三輪車、紅色的“殘疾車”或綠頂棚的電瓶三輪車隨時會從你身邊急馳而過,在川流不息的馬路車流中尤為顯眼。再看,客運總站門口似乎總有一排殘疾車在默默等候,小北門那一帶招手即停的三輪車也委實不少,而電瓶車則常會無聲無息突然從你身后沖出來。這些“三車”數(shù)量多,其中不乏有無牌無證或假牌假證者,安全隱患較大,影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擾亂城市交通和客運秩序。對此,老百姓關注度非常高。
近年來,隨著寧海轄區(qū)道路的改善和人們出行需求的增加,一些本地居民及外來務工人員受利益驅使紛紛購買“三車”,盲目加入非法營運市場,沖擊合法營運市場。雖然“三車”整治工作已是老生常談,每年也都開展集中整治專項行動,但時斷時續(xù),形成一個“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反復怪圈。亂相:“三車”違規(guī)比比皆是
11日上午10點左右,人民大道與桃源中路的交叉路口,短短15分鐘,竟有5輛電瓶三輪車直闖紅燈。在記者觀察期間,“三車”橫穿馬路、闖禁行、逆行、搶占機動車道等違法違規(guī)的交通行為更是屢見不鮮。在人民大道和興寧中路一帶,熱鬧的五街匯門店路口,常見一輛輛人力三輪車在那排隊,等候從附近商場和超市出來的客人。一旦拉到客人,他們就不管前后左右是否有車,只管左沖右突,向著目的地一路狂飆。哪怕是在機動車道上,他們也往往與轎車“并駕齊驅”。記者沿五街匯走了一圈,發(fā)生這一帶的路上至少有20輛“三車”同時處于載客狀態(tài)。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三車”駕駛員大多沒有經過正式培訓,且安全意識薄弱,極易引發(fā)交通安全事故。據(jù)縣交警大隊透露的信息顯示,平均每月有多起與“三車”相關的交通事故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