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陷落
華宣恩出生于縣城中大街南側的“華家道地”。1931年,日本人發(fā)動“九一八事變”,東三省淪陷,華宣恩恰從寧波中學畢業(yè)。義憤填膺的他,毅然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步兵科,刻苦學習軍事。他告訴我們:有名的黃埔軍校,其實正式名稱是“陸軍軍官學校”,在他就讀時,已從廣州黃埔搬到南京小營。
1937年12月,為了徹底摧毀中國軍民的抗戰(zhàn)意志,日軍決定攻打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他們一廂情愿地認為南京陷落,全國必致投降。殊不知中國早有長期抗戰(zhàn)的決心與準備,臨時首都已在西南大后方籌備。但南京又不能一槍不放、拱手與敵。是時,蔣介石召集中央主要官員,商討南京拒敵之策,遂決定成立南京防衛(wèi)司令部。但誰來擔任這個總司令呢?只見眾人面面相覷,會場一片沉默。在令人難堪的沉默中,唐生智老將軍昂然一句:由我來當這個總司令吧,我已七老八十了,為國犧牲也是值得的!
當時,華宣恩正在部隊見習。這個營,自營長以下都是湘西人。湘西人熱情豪爽,待華宣恩親如兄弟,使他在軍營里生活得十分愉快。唐生智主動請纓守衛(wèi)南京,但身邊缺少一支親信衛(wèi)隊,便把這一營湘西家鄉(xiāng)兵調來,編為南京衛(wèi)戍司令部衛(wèi)隊營。
南京炮火連天,早成一座孤城。日軍志在必得,我軍節(jié)節(jié)退守。連日操勞,唐生智病倒了。有一次,他邊吃藥邊聽匯報,實在支持不住,藥碗一丟,昏倒在椅子上。副官大喊救人,在門外站崗的華宣恩等人一擁而入,把他抬上一輛軍車。大家商議了一陣,決定還是“走為上策”。軍車開到江邊,由對岸防守司令特派一艘汽船過來。大家上了汽船,向江中急駛。這時,頭上鉆出一架日軍飛機,向汽船一陣掃射。有子彈擊中欄桿,再滑過華宣恩的肚子,頓時流血滿地,一下子昏倒在甲板上……
待華宣恩醒來時,發(fā)覺自己已躺在戰(zhàn)地醫(yī)院。因醫(yī)藥缺乏,華宣恩只是簡單包扎了一下,就轉送長沙湘雅醫(yī)院。營長特意派了一位浙江籍護士來照顧他,這位小姐把華宣恩照顧得很周到,華宣恩對她充滿了感激之情。住院兩個多月,華宣恩傷愈出院,被編入長沙警備第二團第一營。
南京陷落后,日軍燒殺淫掠。全市房屋被燒二分之一,人被殺30多萬,六朝古都,頓成人間地獄,“這是日本人欠中國人的一筆巨債,我們世世代代不能忘記!”華宣恩眼睛發(fā)亮,一字一頓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