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通訊員陳健) 2011年,我縣行政審批和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再創(chuàng)佳績,全年共受理行政審批事項385229件次,辦結381210件次,共完成各類交易事項3329宗,交易金額達661618萬元。
去年以來,縣審管辦(縣公共資源交管辦)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開展“三思三創(chuàng)”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親切服務,提質增效,創(chuàng)新突破,行政審批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得到了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一年來,行政審批效率不斷提高,將進駐審批服務大廳的434項審批項目總承諾期限壓縮為1732天,提速75.6%,平均每件實際辦理時限為3.4個工作日;項目審批流程不斷優(yōu)化,大膽改革,大膽創(chuàng)新,在全市范圍內率先研究起草《寧海縣優(yōu)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實施辦法》,將政府投資項目主要審批環(huán)節(jié)從原先的40余個減少到24個,使投資額在3000萬元以下的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從原來的395天壓縮到40個工作日左右,比法定審批時限縮短89.87%,全力打造了行政審批“寧海速度”;公共資源交易持續(xù)規(guī)范,全面實施電子標書和計算機輔助評標,實施“電子競價”,創(chuàng)新同類項目“打包式”招投標機制,大大縮短了招投標時間、節(jié)約了工程投資、降低了招標成本;優(yōu)質服務品牌不斷打響,創(chuàng)設“心手相連、服務無限”服務品牌,通過品牌形式固化優(yōu)質服務,積極推動重大項目“百日攻堅”活動,建立項目跟蹤和審批進度“日專報”制度,創(chuàng)新“二線工作法”,積極推行“三集中”、“三優(yōu)先”等工作措施,時間上采取倒逼機制,程序上采取并聯(lián)機制,方法上采取靈活機制,全力推進重大項目落地開工;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對原有制度辦法進行梳理、完善、更新,不斷加強機關管理,完善內部效能機制,建立三級核賬體系,推進執(zhí)行力建設,積極落實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從各個渠道,全方位、立體式強化管理。
據悉,2011年,縣行政服務中心共受理審批辦證各類事項231334件次,辦結227315件次,各窗口辦結率均在99.8%以上,提前辦結率達78.6%,服務對象滿意率保持在99.6%以上;交警、出入境、農機三個分中心共受理審批辦證各類事項153895件次,接受群眾咨詢7000余人次?h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共完成各類交易事項3046宗,交易金額達635751.4萬元,節(jié)約資金31232.05萬元,增值資金25089.77萬元;全縣18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共完成各類交易事項283宗,交易金額達25866.59萬元,節(jié)約資金954.92萬元,增值資金2950.6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