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wǎng)訊 1月22日下午五時,除夕,夜幕已經(jīng)降臨,但徐力敏和他的三輪車仍在路上奔波著。今年已六十歲的徐力敏只想著利用春節(jié)多賺點錢,好給老伴、女兒、孫子添件新衣裳。
來自安徽宿州的徐力敏在寧海已有十年了,平時白天蹬三輪車,晚上則幫兒子賣羊肉串。已經(jīng)有好幾個春節(jié),老徐都沒有回老家過年了。老徐說,老伴前幾年也來寧海幫兒子帶孩子,全家人除了女兒在杭州打工,都在這了,在哪過年都一樣。再說,這里冬天的氣候要比家里好一些,冬天好過。說起一家人在異地過年,老徐一臉笑容。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回家過年,全家人的車票就要一千多元,還要耽誤好幾天時間不能賺錢,所以,這幾年的春節(jié),老徐和兒子根本沒打算回老家過年。
問他春節(jié)怎么過,老徐說,春節(jié)期間,商場、超市都要比平時早關(guān)門,自己也能好好休息一下。至于年夜飯,會讓老伴比平時多做幾個菜。老徐還特別給記者強調(diào),寧海的海鮮自己剛來時吃不慣,現(xiàn)在吃可好吃了,所以,已叮囑老伴年夜飯上一定多幾道海鮮,小黃魚、油爆大蝦都要上桌。年夜飯豐盛,過年的氣氛也要有。老徐現(xiàn)住的房子雖然是租來了,但老徐也沒忘從一家銀行要來一副春聯(lián)。老徐說,貼上春聯(lián)就喜慶了。
與老徐一樣,同樣來自安徽的張楠也沒回家。張楠今年讀大一,父母都在寧海打工。春節(jié)是父母單位的生產(chǎn)旺季,加上車票難買,所以全家人決定在寧海過年。
“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睂W校一放假,張楠就來寧海了。不過,懂事的張楠這個春節(jié)也沒閑著,找了一份工作,在新華書店賣學習機。張楠說,生意好時一天也能賺一百多元,畢竟是第一次打工,還能賺這么多錢,讓她特別開心。她利用自己的勞動所得,給爸爸買了一件新棉衣,給媽媽買了一個包,爸爸媽媽特別高興,用張楠自己的話說,爸爸樂得嘴都合不攏了。由于初一、初二、初三都是下午三點半就下班,所以有空時,她這個新來的寧海人,還陪著父母去徐霞客大道、柔石公園、登山步道等地逛了逛,一家人過了一個開開心心的春節(jié)。
據(jù)了解,近年來,隨著“家庭式”遷徙的出現(xiàn),外來務(wù)工者已從當初的“單打獨斗”變成了“全家進城”,春節(jié)全家團聚的愿望在他鄉(xiāng)也能實現(xiàn)了! (記者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