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升
由于目前行世的《徐霞客游記》開篇是1613年5月19日,故中國旅游日借用“5·19”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只要與“游圣”徐霞客相關(guān),作為“徐迷”的我都會歡呼雀躍。“中國旅游日”到來前,不妨回憶一下發(fā)生在370多年前云南的一段佳話。
崇禎九年(1636年),年已51歲的徐霞客,開始了他一生中時間最長、路程最遠(yuǎn)、也是最后一次考察旅行。崇禎十二年(1639年)正月二十五日,徐霞客到達(dá)麗江,受到土司木增的盛情接待。麗江,遠(yuǎn)在云南邊陲,交通不便,壯麗雄奇的金沙江和玉龍雪山,令徐霞客神往。麗江木氏土司木增熱衷中原文化,也使徐霞客十分欽慕。霞客為木增著的《云薖淡墨》書稿整理編校,又應(yīng)木增之請,指導(dǎo)木增之子木宿寫作;還受木增之托,舉薦名士黃道周。霞客在麗江的10天里“連宵篝燈,丙夜始寢”,圓滿完成了木氏土司對中原漢文化的需求。在麗江期間,霞客在日記中,詳細(xì)記錄了明末麗江納西族聚居地的生活狀況、民族關(guān)系、禮儀習(xí)俗及氣候、物產(chǎn)、景物等,為后人研究留下了寶貴的文字資料。
徐霞客在麗江以及雞足山期間,還完成了《麗江紀(jì)略》、《雞足山志》的寫作,撰寫了《溯江紀(jì)源》、《滇中花木記》、《法王緣起》等重要著作。其中《溯江紀(jì)源》中首次肯定了金沙江為長江的上源,糾正了前人“岷山導(dǎo)江”的錯誤認(rèn)識。
由于霞客常年行旅,積勞成疾,致使他最終“兩足俱廢、心力交瘁”。木增毫不猶豫地派人用滑竿護(hù)送霞客東歸。一行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歷時達(dá)156天,徐霞客與納西人結(jié)下了生死情誼。
不久前,筆者見到了麗江木氏土司木增的第16代嫡長、80多歲的木光先生。他感慨地說:“假如沒有《徐霞客游記》,今天我們后輩就不會知道360年前麗江納西族地區(qū)和木氏土司的盛況。假如木增土司府不派納西族壯漢用滑竿護(hù)送病危徐公返鄉(xiāng),那么徐公可能客死他鄉(xiāng),《徐霞客游記》書稿必將遺失!蹦竟飧锌溃斑@些都是歷史機(jī)緣的安排,也屬于天意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