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扁帶,竟引來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觀者。到底有什么好看的?前日下午,記者邊采訪邊體驗,在注意到走扁帶項目的超級人氣后,趕忙擠進人群中去湊熱鬧。
場地中的扁帶長約10米,寬不到5厘米,離地約有0.7米高。就在記者研究玩法之際,一名“騎士”上場了。只見19歲的小李縱身一躍,平穩(wěn)地立在了扁帶上。他伸開雙臂,掌握平衡,隨即在扁帶上快速地走來走去。就在圍觀眾人“哦”一聲表示看出點門道時,真正的表演才剛剛開始。彈跳,空翻,來回跳躍,精彩的表演贏得陣陣驚呼。
圍觀的人們,看得很歡樂。每當(dāng)扁帶上的“騎士”扭來扭去試圖穩(wěn)定自己身體的時候,人們都以為這將是這場表演的終結(jié),然而他們的雙腳卻像在扁帶上生了根一樣牢固,無論如何都掉不下去。附近的村民說:“這像走吊橋!”甚至有人非要看看,小李的鞋底下是不是藏著什么玄機。后來,“騎士”們干脆脫了鞋子光腳上場了。
“盡量用手臂的擺動來保持身體平衡!”記者向走扁帶項目負責(zé)人、多特(深圳)貿(mào)易有限公司的葉漢高問到了訣竅。這項運動來自于攀巖,最初是玩家在場下練平衡能力的“自修課”。走扁帶的難度要遠遠大于走鋼絲,行走其上如同蹦床一般,不僅要控制左右擺蕩,還要時刻調(diào)節(jié)重心的起落。“練成以后,那種彈在空中的自由感覺非常過癮!”葉漢高說,這項運動如同蹦床和跳橡皮筋的結(jié)合體,又有些像走鋼絲,“把平衡玩到極限”。
到了開放體驗的時間,圍觀眾人都要來試試,“哈哈,哎呀!還真不好走,腳下?lián)u得很!”結(jié)果是上去一個掉下來一個。為了嘗試一下走扁帶的樂趣,記者也上陣挑戰(zhàn),好不容易踏上了扁帶,才走出四五步就側(cè)身掉下來了。試了好幾次,都沒能成功走完全程?磥,想在繩上跳舞可真不容易。
(記者水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