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車從范家開始,一路沿著甬臨線復線改建工程路線向前駛?cè)ィ谏臑r青路面,兩邊略顯青蔥的綠化帶,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整條甬臨線復線顯得有些意外的靜謐。由于土建工程已經(jīng)基本完工,在現(xiàn)場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種植綠化樹木和畫標線。“這里就是甬臨線復線改建工程的BT項目,我們出了馬鞍嶺隧道后,一直到桐洲段就是常規(guī)自建段了。”一路上,工程一科副科長王德結(jié)細細地向記者介紹工程進度,“工程已經(jīng)完成得差不多了,等到七八月驗收完成后,就可以全線通車了。”經(jīng)過前童時,王德結(jié)指著一排錯落有致的櫻花樹告訴記者,這是交通局專門為工程綠化設計的。“櫻花前段時間已經(jīng)開過了,以后還要設計綠色長廊,完成后整個美觀度就大大提高了。”
2009年9月,市、縣重點實事工程之一的甬臨線復線梅林至岔路桐洲段改建工程正式啟動。工程全長30.48公里,主要包括烏巖山、獅子巖、馬鞍嶺3座隧道,大中橋5座,互通立交2處及分離立交4處。其中梅林至馬鞍嶺段為BT項目,馬鞍嶺至桐洲段為常規(guī)自建段,分別是甬臨線復線梅林至山河嶺改道工程、山河嶺至岔路復線工程和岔路至桐洲改建工程。改建工程的完成,將大大緩解寧海城市交通壓力,“到那時,堵車減少了,去前童、岔路快了,這對寧海整個交通設施的完善意義重大。”王德結(jié)笑著說。
和其他重點工程工作量相比,對于征地工作,甬臨線復線改建工程所涉及的面更廣,難度也更大。如何做好征地工作成了指揮部和相關鄉(xiāng)鎮(zhèn)干部的一大考題。土建施工方之一的廣東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總工梁權(quán)告訴記者:“我們遇到的最大難處就是征地拆遷。但是交通部門和鎮(zhèn)里領導在政策處理上十分及時,做了許多工作,確保了工程的如期開工。”“有小部分村民不理解,認為征地補償過低,給前期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困難。”王德結(jié)不由得回憶起當初與前童、岔路等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一起奔波在征地第一線,做百姓思想工作的情景來。“事后看來,老百姓對我們的工作還是理解的,真正鬧的村民很少,絕大部分還是能從大局出發(fā)?梢哉f,老百姓的理解,是我們工作的堅實動力。”王德結(jié)說道。
整個工程因為線路長、投資大、牽涉面廣,建設任務十分繁重。尤其像獅子巖隧道、堤樹嶺等地段緊靠甬臺溫鐵路客運線,爆破施工帶來的問題還需要得到上海鐵路局的批準。未經(jīng)批準不得爆破,自然影響了西改道工程的正常施工。為此,指揮部在2009年上半年就開始著手開展此項工作,并向市交通主管部門和市鐵指多次報告匯報,卻因故一直沒有得到上海鐵路局的批準。
審批下不來,工程就只能拖延。王德結(jié)回憶起當時審批的情形,不由得感慨萬千。“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到上鐵申報審批,回來后又不斷地做調(diào)查研究,每天凌晨兩三點下班都是家常便飯。”指揮部全體上下所有人的心都懸在一根繩上。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7月22日,上海鐵路局同意開展安全評估和工程爆破等技術(shù)論證工作。今年3月,獅子巖、堤樹嶺等地段的爆破工作正式開展。
接下來就是正式施工了。施工建設碰到大雪、冰凍,還有臺風這樣的惡劣天氣,工程的有效施工時間就會大大減少,“遇到冰凍的時候,挖土都很困難。”然而在這樣的不利條件下,工程指揮部與施工方在逆境中勇往直前,迎難而上。不管環(huán)境如何惡劣,在工程現(xiàn)場總能看到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甬臨線復線整個工程沒有大的橋梁,沒有難的地段,因此在技術(shù)、施工層面難度不是很大。”梁權(quán)對記者說,“因為惡劣天氣而導致工期延后,我們施工人員同指揮部一起,加班加點趕進度,人手不夠就從公司調(diào)派,保證工程能夠按時推進。”
甬臨線復線工程的開通,最開心的莫過于附近的百姓。項家村村民項先生告訴記者:“馬鞍嶺至桐洲道路從我們村子開始,19日不是已經(jīng)開通了嘛。全段路都完成后,去前童古鎮(zhèn)、浙東大峽谷玩,開車要不了多久就到了,你說有多方便!”“現(xiàn)在等這條路開通后,我去前童要方便很多了!”在前童打工的林先生家住草湖,知道很快就要開通甬臨線復線,高興得不得了,“整個時間可以縮短很多了!”
現(xiàn)在整個工程已接近尾聲,但又有一個難題擺在了交通部門和施工單位的面前:無法封住道口。記者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有村民從附近的道口突然沖出馬路,十分危險。面對這一難題,工作人員堅信,只要一步一步宣傳和引導,就一定會解決。
離開工程現(xiàn)場,記者的腦海里不斷地浮現(xiàn)出這樣一個畫面:在寬敞的瀝青路旁,有紅花綠樹點綴,一輛輛汽車有序地向前行駛;行走的路人,留下的是歡聲和笑語……
記者手記
汗血鑄就成功的明艷
從2009年開工到2013年,4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正是全體交通人這份執(zhí)著的付出,甬臨線復線改建工程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目前,岔路至桐洲段改建工程已基本建成,5月19日,馬鞍嶺至桐洲段道路也已開通。再有近兩個月,整個工程就能完成開通。4年的建設,建設者們從規(guī)劃部署,到嚴格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指標,他們的心血,他們的堅持,他們的汗水都融入到了這條30多公里的大道上。
在這里,記者想到了冰心的詩句:“人們只驚慕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記者堅信,在交通人奮斗的“淚泉”和犧牲的“血雨”的滋潤下,一定能帶領寧海的百姓走上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 (見習記者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