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foot!”“by bike!”“by bus!”還沒走進門,孩子們清脆嘹亮的聲音就已經傳入記者的耳中。走進教室,可以看到,18個“小候鳥”個個都將雙手交疊放在課桌上,認真聽講,并在老師的教導下,開心地讀著英文單詞。這是記者昨天在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公益課堂上看到的情景。
日前,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了“我的中國夢”暑期主題公益體驗夏令營活動,意在充分發(fā)揮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的普惠性特色,給不同層次的青少年群體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讓他們能共享優(yōu)質校外教育資源。
昨天是活動開展的第三天。在被問及上課的感受時,孩子們都大呼“很好玩!”“很有趣!”來自科達學校的五年級學生賀勝強還把一個簡易木制小車舉到記者眼前說:“這是我在昨天的科技課上做的,我很喜歡來這里,這兒既好玩又能學到知識,太棒了!”他們還希望能學到更多東西,例如武術、游泳、樂器等。
從孩子們的口中,記者了解到,他們的家鄉(xiāng)在廣西、貴州、江西、四川等地,都是跟著出門打工的父母來到寧海的。放暑假的時候一般在家里做做作業(yè),看看書,有條件的還能上上網,有些淘氣的男孩子還會結伴出去游泳。然而,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他們無法時刻顧及到這些孩子的生活,孩子們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朱淵文介紹,這次體驗夏令營活動主要針對全縣的進城小公民,為他們提供優(yōu)質的課程,包括繪畫、舞蹈、跆拳道、英語等,授課的都是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老師,活動期間還免費提供中餐。(實習生葉旻珅記者王銀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