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請叫我小純潔”曬出自己因為還沒有生育,找工作屢屢受挫的遭遇之后,引發(fā)了網友熱議。有網友同情“請叫我小純潔”的遭遇,有網友抨擊招聘單位的無理,也有網友表示理解公司的做法,那么事情到底是怎樣的?記者找到發(fā)帖人小陳,了解事情的詳細經過。
小陳大專文憑,有銷售、跟單、行政等多方面工作經歷,目前已經結婚。小陳給記者看了她的郵件記錄,說,從正月初八到現在,她一直在發(fā)簡歷找工作,但幾乎每面試一家單位都說要已婚已育的,跑來跑去都在做無用功。
面試一段時間后,再找工作時,小陳都會在電話里事先說明自己已婚未孕,并表示因為還有兩年的車貸,兩年內不打算生育,卻仍然不能避免白跑好幾趟:應聘一家超市銷售員,電話里超市方面表示近兩年不要孩子的話沒關系,但當小陳趕過去面談時卻被告知不招還沒生育的;一家蘇州公司寧海辦事處的招聘條件里注明要已婚的,小陳自覺符合條件,結果還是白跑一趟;去橋頭胡工業(yè)園區(qū)一家公司面試跟單崗位,電話里說沒什么硬性條件,但面談后了解到小陳已婚未孕,自覺小陳以后若是打算生育,經受不住工作強度,又讓小陳白跑了一趟……
“我總不能為了一份工作,專門生個孩子出來吧!”小陳感嘆。為了更加詳細地了解有沒有生育對女性工作究竟有多大影響,記者決定陪她一起去面試。
3月18日,記者陪同小陳去梅林工業(yè)園區(qū)一家手電筒制造公司面試跟單崗位。在公司副總楊先生辦公室里,小陳先應楊先生要求留下姓名、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在交談過程中,楊先生多次暗示新員工的待遇不高,主要還是看能力,業(yè)務做得好了年底獎金就高,小陳表示理解。兩人相談甚歡時,楊先生中間突然問了句“你生孩子了沒有”,讓記者和小陳都愣了一下。小陳如實告知自己兩年內不打算生育的情況,楊先生表示問這一問題是出于對公司的考慮,因為如果公司剛把小陳業(yè)務教會,小陳就要生孩子,這將會給公司的管理帶來麻煩,不過兩年時間足夠小陳上手工作,所以還是沒問題的。最后楊先生坦言:“我們這邊新員工的待遇不高,試用期1500元每月,轉正后2000元每月,你要是愿意的話明天就可以過來上班!
回去的路上,小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在下金租房,房租800元/月,電費1元/度,上班來回油費每個月還要六百左右,是否來這邊上班她還要考慮一下。雖然這次沒有碰到之前堅決不招未育員工的情況,但小陳猜測,這是因為這邊工資低,員工不好招。思來想去,小陳還是放棄了這個工作機會。
3月20日下午,記者再次陪小陳來到位于黃壇工業(yè)區(qū)的一家單位面試。行政部主任楊女士說,單位不招已婚未育的員工。小陳據理力爭,表示自己是在上午的電話里確認沒生育也沒關系后才過來面試的,并向楊女士出示了通話記錄。楊女士表示,這確實是行政部的電話,但肯定不是她接的,隨后便不理小陳了。到底是誰接的電話,一個部門的員工對外為何是兩種不同的說法,這些都不得而知,讓白跑了一趟的小陳非常沮喪。
與小陳有同樣經歷的人還有很多,線下的小葛也對記者說了她的經歷。之前小葛一直在寧波工作,2011年回到寧海結婚,家人都覺得小葛應該在寧海找份工作。但讓小葛沒有想到的是,沒結婚時找工作毫無壓力的她,結了婚后找工作的難度陡增,“有一次面試,單位問我什么時候打算要孩子,我猶豫了一下,招聘人員直接說兩年內要孩子的他們是不要的。”一方面是公公婆婆對孫兒的期盼,另一方面是招聘單位對小葛生育計劃的疑問,小葛糾結萬分,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最后決定先生了孩子再找工作!艾F在我是一家工貿企業(yè)業(yè)務小組長,孩子大部分時間都由她爺爺奶奶照顧。”事業(yè)小有所成的小葛笑著告訴記者。
針對小陳的經歷,記者咨詢了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工作人員。人力社保局方面表示,常見就業(yè)歧視包括性別、年齡、學歷、工作經歷歧視等,而小陳就遭遇了性別歧視。《就業(yè)促進法》第27條中有規(guī)定,用人單位錄用女職工,不得在勞動合同中規(guī)定限制女職工結婚、生育的內容。
人力社保局建議,求職者應樹立維權意識,若遭遇就業(yè)歧視,可保存用人單位就業(yè)歧視的各項資料,如招聘公告,手機短信等,作為維權時的有力證據,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招聘單位的就業(yè)歧視行為。同時,求職者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如年齡、學歷、工作經驗等內容,擺正自己位置,應聘一些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盡量參加就業(yè)服務公共部門組織的正規(guī)的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活動(就業(yè)部門會對企業(yè)招聘的崗位信息進行審核),或者通過就業(yè)部門提供的日常就業(yè)預約登記服務,擴大求職范圍。
(見習記者方景霞通訊員陳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