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面漂浮著白色垃圾(記者惠廣亮攝)
站在前童鎮(zhèn)板嶺陳村的橋頭,看著一幢幢嶄新的洋房,記者不由感嘆該村的快速發(fā)展?墒,往橋下一看,卻頗讓人失望,只見桐樹溪偌大的河床亂石成堆、雜草叢生,黑色的柏油石子以及碎瓷磚等建筑垃圾被隨意丟棄,昔日可以讓村民釣魚的清水潭消失不見,只剩下十分細小的一淙溪水流過。
“近幾年,很多人都建起了新房,一些村民嫌麻煩,就直接將這些建筑垃圾倒在了橋頭。”板嶺陳村是馬鞍嶺隧道附近的一個村子,隨著隧道的開通,這個昔日相對偏遠的村子慢慢發(fā)生著變化,同時也讓這條穿村而過的桐樹溪變了模樣。“村子里有垃圾桶,但還是有村民把這些垃圾扔到河里,就連死貓死狗都有。”土生土長的村民王美芬對此很無奈,只能自己拿著火鉗將這些垃圾處理掉。
說話間,她還帶領記者去看了上游的“大潭頭”。只見這個不大的水潭邊已經(jīng)長了綠油油的一片雜草,水面上還漂浮著一些藻類。而在十幾年前,這里還是村民洗衣服、洗菜的水源。據(jù)王美芬介紹,自村子通了自來水后,這里就“無人問津”,淤泥和雜草也多了起來,漸漸就變成如今的情況。另外,記者還在潭邊的河里看到,一些香煙殼、牛奶殼、塑料袋等生活垃圾也被隨意扔在這里。
“這個潭叫‘烏鴉歡’,以前還能釣魚呢!”站在該條河流的另一個水潭邊,看著幾近干涸的水潭,該村的支部委員章家昌對記者說。同時,記者從聯(lián)村干部處了解到,為了整治桐樹溪,村里已經(jīng)將這個項目納入實事工程,到時候還會對“大潭頭”水域進行改道,讓昔日干凈整潔的小溪再現(xiàn)。
本網(wǎng)將繼續(xù)跟蹤報道。
(記者周韻健通訊員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