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檔案:高翔,1969年12月生,云南大理人,傈僳族,現(xiàn)任云南省大理州永平縣檔案局局長。愛好文學(xué),特別是歷史文化、旅游探索。
在祖國遙遠(yuǎn)的邊陲——云南,有一條古道被很多人冠以“南方古絲綢之路”的譽稱,又被美國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諾稱為“云南的皇家古道”和“通往印度的黃金之路”,與北方絲綢之路相媲美,是古代重要的西南交通要道,它就是博南古道,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永平縣境內(nèi),全長100多公里,因境內(nèi)著名橫斷山脈——博南山,是古道經(jīng)過的重要路段而得名。
公元1639年3月24日至28日,徐霞客共用了4天的時間,游歷了以博南古道為軸心的永平縣境內(nèi)的諸多名勝古跡。在他的《游記》中多篇記載了當(dāng)時永平的歷史地名和自然風(fēng)物,并以時間線路為脈絡(luò)做了詳細(xì)記載。徐霞客當(dāng)年在永平博南古道上逗留的時間長達(dá)4天,可知當(dāng)時這條通往印度的西南絲綢之路上可看可玩可游的地方頗多。也可以看出當(dāng)時名人遺跡頗多,是旅游的圣境,是游客的向往之地。其間游歷記錄很是詳細(xì),重點介紹了博南古道東段最有名的四處景點,即觀音娘娘叫狗山、永平著名八景之一的“萬松仙景”、“萬松仙景寺”和云臺山上的“日升天頂(又名天井)”。
據(jù)《游記》記載可探知,這一天徐霞客走過了五個村寨,即“打牛坪”、“勝備村”、“黃連堡”、“白土鋪”、“天頂鋪”。探究《游記》我們還可以知道,永平山多路險且氣候特別,原本三月天不應(yīng)有大雨。但恰恰相反,這里雨水豐厚,降雨量大而且早晚溫差大,為我們從歷史資料中查尋永平的氣候、雨量、溫濕度提供了難得的依據(jù)。除此之外,還讓我們了解到這里物產(chǎn)豐富,尤其盛產(chǎn)藥材茯苓,可鮮食之,味如山藥。另還可以從《游記》中探究永平是一個多民族雜居共同繁榮的地方。自古以來傈僳族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其《游記》中記錄:“又西一里,穿峽而入,有數(shù)家散處峽洼間。俱以木皮為屋,木枝為壁,是為天頂鋪。先是土人俱稱為(天井)。”這一記錄有力地佐證了這里是永平傈僳族的重要村寨和永平傈僳民族的世居地,其稱之為“土人”。
記者連線:您怎么看徐霞客游線申世遺一事?徐霞客身上最感動您的是什么?
高翔:徐霞客因其《徐霞客游記》流傳后世而聞名世界。他開創(chuàng)了文學(xué)家和旅游家相結(jié)合的先河,其成就是寧海的歷史瑰寶。作為《徐霞客游記》開篇地,寧海能夠率先為徐霞客旅游線路申報世界遺產(chǎn),我覺得是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徐霞客游記》中記錄了云南的獨特自然風(fēng)光、風(fēng)土人情,把云南的美展示給世人。而他身上讓我最感動的是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用實際行動擁抱自然,感受祖國山河多美好。(記者胡盼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