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記者潘旭婷通訊員金路)前不久,縣第一醫(yī)院消化科收治了一名中年患者,因為直腸占位所以住院觀察。
“通過結腸鏡檢查時發(fā)現(xiàn)他直腸有1厘米大小黏膜隆起,懷疑類癌。類癌相對罕見,但多數屬于良性,但為了防止病變還是得手術切除。”縣第一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聲旺介紹說,像這樣的病例以往都是采用外科手術切除,但這樣的手術創(chuàng)傷面大,患者恢復慢,而且切除病變器官,往往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性障礙,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引發(fā)并發(fā)癥可能性也加大。
不過,自從一院開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后,治療消化道腫瘤便可以避免“開膛剖腹”了。王聲旺介紹,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即ESD,是指內鏡下使用高頻電刀等專用器械,將胃腸道病灶(包括胃腸道早期腫瘤)與其下方正常黏膜下層逐步剝離,以達到將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能完整切除大于2CM病灶!斑@個技術操作難度大,就好像拿著長棍要在圖章上刻字,不能相差毫米!蓖趼曂扔鞯。即使如此,ESD仍是一種簡便、有效、創(chuàng)傷小,但療效與外科手術相同的治療胃腸道病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