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好心人,17歲的“天空”有了閨房
如果故事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那只是基層派出所為民辦的一件普通實事。但,生命中的偶然,或許就會改變生活。
送完戶口本,陳建君還是隔三差五往柘浦王村跑。“我自己也是農(nóng)村出來的,小時候也吃過苦。而且,這些年也見過很多條件不好的家庭,但是像他們家這樣的,還從來沒見過。”看到兩個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陳建君的心很不是滋味,“我家的女兒和他們兩個差不多大,也在上初中。有時候想想自己的女兒,再想想他們兩個小家伙,真是覺得挺可憐的。姐姐做作業(yè)連個椅子都沒有。睡覺就是鋪個席子躺地上。”
面對轄區(qū)群眾的疾苦,陳建君沒有做悲情的旁觀者。4月24日上午,記者跟隨陳建君他們?nèi)ヨ掀滞醮,這一趟是給小姣送新家具去的。其實,記者此前去過柘浦王村幾次,印象里是個發(fā)展得不錯的新農(nóng)村。聞訊趕來的村主任王建秧印證了記者的想法,“這戶人家算我們村的困難戶了,每次有什么慰問補(bǔ)助,都不會漏掉。”
五一期間,茶院派出所教導(dǎo)員陳建君全家總動員,帶小姣一起逛書店、游躍龍山,陪伴她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
的確,這間毛坯的兩層小樓,在周邊林立的新房映襯下,更顯破舊。房子周圍用磚石壘了一圈墻,朝南開了個門洞方便進(jìn)出,卻連門板都沒裝一扇,院子里都是叢生的野草和隨意堆放的雜物。站在走廊里,抬頭就能看到裸露在外的水泥板。小建和他媽媽就在一樓的廚房里搭了張小床。屋子里還潮濕得很,一進(jìn)房間就能聞到一股很重的霉味。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有個舊衣櫥和電視機(jī),還是鄰居淘汰下來送他們的。
姐姐小姣住在樓上,木臺階有些松動和傾斜,上下樓都必須緩行,鞋子和衣服雜亂地堆在房間的一角。“這還算收拾過的,上次來,還要亂。”陳建君在一旁解釋?繅[著一攤床鋪,直接在水泥地上鋪了張席子,17歲的小姣就這樣睡在地上。席子邊有一矮柜,就當(dāng)是書桌了,上方掛著一盞18瓦的節(jié)能燈。“姣平時對著外面的光看書做題,就坐在地上。”母親王玲仙介紹說,“她很省的,只有天很黑了,才會開燈。”
“新床要么鋪在這里。”在陳建君的張羅下,從當(dāng)?shù)丶揖呤袌鲑I來一個三門衣柜,還專門訂做了一張新床,還有幾件家具沒做好。因為樓梯轉(zhuǎn)角處異常狹窄,衣柜進(jìn)不了二樓。幾經(jīng)商量,他們決定從陽臺上把衣柜吊上來。這可是個力氣活,所里的民警來幫忙,粗糙的麻繩把童振鋒、張祖賡的手都磨破了。
看著女兒的房間變了新模樣,王玲仙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會兒摸摸衣柜,一會兒坐坐新床。
“這才像個女孩子的閨房。”陳建君說,他還找了工匠,對房子進(jìn)行加固,打算門窗和地面都修葺一下。
正說著,鄉(xiāng)里的聯(lián)村干部上門來了。這些年,鄉(xiāng)政府也積極為這家人排憂解難,幫忙辦理了低保以及各種困難補(bǔ)助。愛心撞擊愛心,他們很快就站在一邊,熱烈討論如何整修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