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記者方景霞)昨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縣東岙村、龍宮村、力洋村三個村入選第二批市級歷史文化名村,繼入選第一批市級歷史文化名村的清潭村,目前,我縣一共有4個市級歷史文化名村,其中龍宮村在此之前已經入選第六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海上絲綢之路埠旗門港東岙村。東岙村最古稱沙棟,后改稱東洲,明洪武年間開始改稱東岙,一直沿用至今。村南旗門港是三門灣地區(qū)史上最早與日本通航的碼頭,是海上絲綢之路發(fā)源埠之一,村落傳統(tǒng)古建筑遺址有建于北宋海上絲綢之路的航幫古碼頭、南宋初的清溪寺、元代的狀元牌坊等。
西漢古驛龍宮村。龍宮村位于我縣西北部,早在西漢即有會嵇至東部都尉治的古驛道連通寧海與新昌,全程近10公里,古道龍宮峽谷段長5000米,均為石砌大道,有的險段還鋪有木棧,是浙東地區(qū)年代最早、地域最險、保護最完善的古道。村內古建筑多為四合院或三合院,村落風貌質樸獨特,村落環(huán)境、街巷格局、空間結構、傳統(tǒng)鄉(xiāng)土建筑保存完整。
寧象古城力洋村。力洋村曾是寧海、象山合并時的縣政府駐地,始建于唐代而盛于宋、元、明、清。力洋先民好龍,古民居建筑上的裝飾大都以龍圖案為主,用青花碎瓦片裝飾門樓等,地方特色顯著。建于清乾隆至光緒年間的古宅有170多間,有宗譜可稽的科舉上榜人士80余人,在寧海,力洋歷來被稱為衣冠之族,文化之邦。
據(jù)悉,目前,我縣已經制定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保護工作三年計劃(2014-2016),保護利用項目100項,著力建筑保護和修復工作以及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的基礎設施改造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