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寧波市民旅游日。據媒體報道,當天全市42個優(yōu)惠景區(qū)共接待游客34.2萬人次,同比增長107.2%;惠民讓利1136.54萬元,同比增長127.3%。無論是旅游人次,還是優(yōu)惠幅度都很驚人,讓人看到了這項活動的力度之大。筆者也趕了這個熱鬧,跟朋友一家去了雅戈爾動物園。
一路上車堵得要命,景區(qū)門口則排起了四五條長龍,筆者也乖乖地排隊買票。排在前面的是一位五六歲男孩的媽媽,她正在吃現買的粉條。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這滿是人流的景區(qū)門口,自然也是垃圾遍地?晒P者前面的這位媽媽在吃好后手里一直拿著一次性餐具,愣是沒亂扔。她老公卻隨手將她拿了十幾分鐘的餐具直接往地上一扔了事,還指責他老婆多事,說別人扔得,你就扔不得了。這一舉動讓筆者驚呆了。見過不講理的,可還沒見過這么奇葩的。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里,不能隨處亂扔垃圾,這是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常識。可在他看來,地上已經很臟了,就應該跟風往地上一扔了事,如果你不扔,只能說明你傻。
有些人之所以在明知這種行為既不合理也不合法,還愿意跟風去做,應是違法成本太低,還有就是法不責眾心理在作怪。每到一處名勝古跡,有些人就喜歡在上面寫上“××到此一游”,后來者看見前人留下了“墨寶”,也不甘落后,于是接二連三,將好好的一處名勝愣是變成了涂鴉墻;參觀一些名人偉人的雕像時,看見有人坐到偉人腿上照相的,覺得取景不錯,自己也照葫蘆畫瓢。再拿違章停車來說,明明禁止停車的指示牌醒目立著,可一些駕駛人發(fā)現旁邊已經停著很多車,就想著不差自己這一輛,況交警看見這么多車停著,肯定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竊以為,杜絕類似跟風行為,除了提高自身素質,自覺抵制不良行為外,有關部門也應加大對類似跟風行為的處罰力度,讓跟風者承擔起跟風的后果。就拿亂扔垃圾來說,很多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在香港是不敢亂扔垃圾的,為什么?因為發(fā)現一次,最少罰款五十,多則兩百,有誰會跟錢過不去呢?有了高昂的違法成本,不管是始作俑者,還是跟風者,想必都不敢再放縱自己的行為。唯有如此,這種明知行為不當還盲目跟風的情況才不會再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