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jié),對于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8090后新組成的小家庭來說,去誰家過年是一個討論最多的話題。去婆家還是去娘家,這看似一個難解的命題,稍有不慎可能會引發(fā)家庭“不和”。而記者近來發(fā)現(xiàn),這個難題,在許多年輕夫妻面前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他們各有各的招兒,趕場過年、團聚過年、各自過年,新常態(tài)下的過年方式層出不窮,各有各的特色,每一種過年方式都籠罩在團圓、喜慶的氛圍里,年味兒也更濃了。
趕場過年年味兒十足
市民賀小姐剛結婚沒多久就面臨著新婚第一年過年去哪里過的困擾,雖然公婆和父母都讓去對方家里過,但是賀小姐心里明白父母都希望過年的時候子女能夠在自己身邊。和先生商量后,賀小姐夫妻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對策——兩邊跑。大年三十中午,賀小姐就和先生來到鄉(xiāng)下娘家,和父母一起吃午飯,下午就幫著家里一起包粽子、搗麻糍。快到晚飯的時候,賀小姐夫妻倆又跑回城區(qū)婆家吃年夜飯。
“我們今年的春晚是分上半場和下半場的,聽完馮鞏那句‘想死你們了’之后,我們倆就又跑回娘家陪爸媽看下半場,等到快凌晨12點的時候又開車回城區(qū)陪公婆跨年。”賀小姐打趣兒說,他們倆這新婚第一年的年過得是格外忙,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忙碌,讓這年味兒也更加濃了。
賀小姐的母親也開心地說,還好女兒嫁得近,開車20分鐘就能到,年三十還能跑回娘家來陪陪他們二老,按照舊俗,嫁出去的媳婦就該留在婆家過年了,他們二老本想著今年過年他們要冷冷清清了,可沒想到女兒女婿倒是周到,為了不讓兩邊父母孤單,兩個人“跑”著過年。
團聚旅游兩不誤
林頌和新婚妻子早早就開始糾結今年過年去哪兒過,因為兩邊都是獨生子女,去哪邊過年都會留下另一邊的老人獨自守歲,而且林頌的丈母娘家遠在江西贛州,開車來回就要花掉兩天時間,如果兩邊跑,這個年幾乎就在高速公路上度過了。
和父母、妻子商量后,他們決定新婚第一年旅游過年,而目的地就是江西贛州,帶上父母一起去江西過一個不一樣的年,明年再把丈人丈母娘接到寧海來過年,這樣既能兩邊兼顧,也能讓這年過得更加有趣。
林頌熱情的父母為了第一次去親家家過年,早早就忙開了,搜羅了整整一車的寧海海鮮和特產(chǎn),準備帶過去讓親家嘗一嘗寧海的味道。而林頌的丈人丈母娘也沒閑著,一聽說女兒女婿要回家過年,二老可是高興壞了,不僅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準備了地道的年夜飯,還細心地安排了一天的旅游行程。
“聽說我們回去過年,老婆這邊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聚在了一起,讓我們過了一次‘規(guī)模’最大的年。”林頌說,如今大家的思想都比較開放了,不再要求出嫁的媳婦非要在婆家過年,尤其現(xiàn)在獨生子女多,兩邊的父母都應該照顧到。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跟許多獨生子女一樣,金寧和妻子陳靜也碰到了該去誰家過年的難題。在一番討論之后,他們兩人決定“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這不是一句玩笑話,更不是負氣做的決定,而是夫妻二人友好協(xié)商的結果。
小兩口平時在城區(qū)上班,只在周末回鄉(xiāng)下父母家。感情深厚的二人雖然新婚,但是交往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今年過年選擇各回各家,也是想重溫下單身的日子,“父母年紀大了,都希望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能有孩子陪伴在自己的身邊,這一點我們做子女的都明白。”丈夫小金貼心地表示,妻子小陳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小棉襖,在大年三十這一天也要陪陪自己的父母,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小陳則充滿幸福地說:“我爸媽對女婿的貼心安排很是滿意,公婆也很支持,很感激他們。”
“明年過年再換一種方式,先去你家吃完年夜飯再去我家喝茶。”兩人還計劃好明年的過年方式?磥恚毶优卣l家過年這個問題,根本不算問題。
(記者何莎莎陳靜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