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記者方景霞通訊員葛棉棉)日前,記者隨深甽鎮(zhèn)龍宮村“第一書記”胡慶松和幾個村干部一起來到了山上。山地潮濕,非常不好走,半個小時后,大家都出了一身汗。胡慶松擦了擦額頭上冒出的細汗,沒有停歇繼續(xù)往上走,因為山上的水源關系著全村的飲用水。
這是胡慶松第二次上山勘察水源。龍宮村是一個多山多水的村莊,按理說不存在吃水難的問題。但是,胡慶松到村一段時間后,發(fā)現用來接水的水桶里有沉淀物。胡慶松原為縣環(huán)保局環(huán)境管理科科長,對此有著強烈的職業(yè)敏感性,他覺得龍宮村的自來水可能有問題,便約了村干部一起對現有自來水水源地進行了現場踏勘。胡慶松勘察后發(fā)現,村里的自來水直接取自山上的溪流,下雨天時雨水沖刷溪水就會渾濁,而一到了連續(xù)幾天晴天,溪流流量變小,部分村民就會因供水不足,造成吃水困難。
走在路上,記者問起村民對胡慶松的印象,村民都豎起大拇指。“因為地征不下來,村里有一條拖了一年半的斷頭路,胡書記把征地問題解決了。”“村東溪南面有一座公廁,公廁對面的村民認為修橋影響他家風水,胡書記來了之后調整了橋的位置,對面那戶人家也同意修橋了。”……
翻看胡慶松的駐村日記,6月4日,他寫著這么一段話:飲水思源,飲水思源,作為干部,我的源就是老百姓,不幫老百姓解決吃水問題,我就不配當龍宮村的“第一書記”……
情況了解全面后,胡慶松結合縣委“機關村村幫”精神,向單位領導進行了匯報,將龍宮村自來水改建工程作為縣環(huán)保局和龍宮村結對共建項目。同時,胡慶松還與村干部一道多次對周邊山上的水源地進行踏勘,尋找合適水源。昨日,胡慶松打電話告訴記者,目前已找到了合適的水源,下步將進行項目設計,爭取在6月底能動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