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凌晨1時許,長街鎮(zhèn)連浦村的辦公樓依舊燈火通明。窗外風急雨驟,十來個身影匆匆奔出來。“我們現(xiàn)在的任務是檢查村中各閘水位,確保排水通暢,出行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說話的是該村“第一書記”水玲玲,正在同應急小分隊隊員作出行前的最后囑咐。就在十多分鐘前,她收到寧波市防指的短信通知,得知臺風“燦鴻”的暴雨預警升至紅色,由此將帶來強風暴雨狂浪的嚴重影響。這讓她十分憂心村中各閘的排水情況。要知道,若是一個環(huán)節(jié)沒做到位,就會危及千畝水稻。這事可開不得玩笑。顧不得眾人勸阻,水玲玲決定親自帶隊去一線檢查。
雨,打在臉上生疼生疼。風,吹得令人睜不開眼。第一次開展防臺工作的水玲玲沒有退縮,打著手電筒,認真沿著河岸進行巡邏。“這里的水位挺高,是預排不夠,還是河道淤積了?”在橫洞自然村的一處河岸邊,水玲玲圍著河岸來回查看,從兩岸水位的對比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經(jīng)過現(xiàn)場排查,最終確定是附近一處閘門因管理人員疏失而處于未啟用狀態(tài)。“必須盡快開閘排水,現(xiàn)在雨勢那么大,再不及時外排,情況就更糟糕了。”在與有經(jīng)驗的隊員商量后,水玲玲決定立即開閘排澇,將超出水位的內河水盡快排放出去。
開閘是個力氣活。雨一直下,扳手在一雙雙手中傳遞著。連浦黨員、聯(lián)村干部、應急隊員……此刻,沒有男女之別,沒有老少之分。在一身汗一身水的眾志成城之下,螺紋隨之一圈一圈上升,排水的通道很快打通了。望著開始涌動奔流的河水,水玲玲松了一口氣,“走,咱們再去其他點瞧瞧。”
這一夜,始終無眠。一次出門,衣服濕了換成干的再上,再濕,再換!泡方便面,睡板凳床,水玲玲同村民們一起,時刻關注著各閘口實際情況,絲毫不敢松懈。因為她知道,她在守護的,是全村2000多名村民賴以生存的“命”門。(記者方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