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寧波日報》刊登了一則消費者購物假一賠萬的消息,大快人心。
上個月,北侖孫女士在淘寶天貓商城上,以199元的價格買了一條“真絲圍巾”。商家稱該商品的蠶絲成分為90%-95%,同時還附了蠶絲和其他合成纖維的對比圖,并在網(wǎng)頁顯眼處標了“假一賠萬”的承諾,可謂功夫做到家,底氣不是一般的足!而孫女士拿到絲巾后卻發(fā)現(xiàn)明顯不是蠶絲材質(zhì),與商家多次交涉無果,就找了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作檢測,最后結(jié)果果真印證了孫女士的質(zhì)疑:號稱蠶絲含量90%-95%的絲巾其實是用聚酯纖維和聚酯胺薄膜纖維加工而成的,蠶絲含量居然為零。北侖法院也很給力,判令商家支付孫女士賠償金1萬元,并返回購物款199元。
這次不怎么愉快的購物經(jīng)歷以孫女士的完勝告終,筆者在想,如果更多的消費者都像孫女士一樣較真到底,商家想必得賠得傾家蕩產(chǎn)了。商家之所以膽大包天,信口胡謅無非是吃準了絕大多數(shù)消費者怕麻煩,都會自認倒霉了事,且維權(quán)是那么好維的嗎?又要鑒定,又要打官司,這時間精力以及煩心,早讓人罷罷罷。而孫女士的維權(quán)成功既給廣大消費者樹立了信心,也讓商家記取了教訓(xùn),空頭支票不是那么好開的!把消費者當傻瓜,當冤大頭,最終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對商家來說,承諾絕對不是隨便說說的事,如果做不到千萬不要亂許諾,誠信經(jīng)營才是立身之本!對消費者而言,要勇于保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切莫吃“啞巴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