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附近垃圾成堆。
走在黑色的柏油路上,只見公路一邊綠樹排列,一邊墻繪滿道,將道路點綴得清爽整潔,而在綠樹內側的水塘邊各種垃圾“俏皮”出現(xiàn),約有百米長,顯得十分突兀……這是昨日記者在一職高西面的城松線上看到的景象。
這一垃圾成堆的水塘位于一職高西面,范家到原草湖食品路上的城松線,屬于范家村延伸段,對面有一生產大棚鋼管的工廠。在公路旁邊,可以看到一些建筑垃圾堆成小山,而在綠樹內側有一個小水塘,水質已經渾濁,邊上堆滿了各種生活垃圾,有方便面盒、礦泉水瓶、零食包裝袋……更有仍然顯綠的青菜葉,顯然被丟棄不久。沿著公路,記者一路向西走,其間零散的垃圾時不時呈現(xiàn)出來,既有小件的玻璃碎片、易拉罐、泡沫,也有大件的麻袋、廢木板、衣服,或“躲藏”于坍塌的枯樹間,或半身“鉆”入土地中,或纏掛在枝丫上,沿途斷斷續(xù)續(xù)的垃圾竟有百余米長,儼然成了一條“垃圾長廊”。“水塘邊一直都很臟很亂,我來這邊三四年都是這樣,今年新建了一個小小的垃圾站點,但環(huán)衛(wèi)工人每天也只是清理站點垃圾,這些陳舊垃圾是不管的。”附近大棚鋼管廠的人說。
記者留意到,離水塘所在的公路段約5米處,有一個水泥澆筑的垃圾站點,里面的垃圾較少,跟水塘邊惡劣的衛(wèi)生狀況反差很大。在這些水塘邊的垃圾堆中,很明顯看得出有一些垃圾是最近產生的,而有些已經有些年頭,與枯樹枝、泥土混成一團。水塘對面繪就的“截住千家萬戶污水,流淌千條萬渠清水”宣傳保潔標語,似乎僅是一個擺設圖畫。“這里的垃圾已經有好多年了,很多人往這里扔垃圾。”途經這里的村民希望能夠將這里好好清理一番。
隨后,記者聯(lián)系了范家村的聯(lián)村干部胡文韜。“這里屬于城鄉(xiāng)接合部,流動人口比較多,承包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可能沒有顧及到,以致形成衛(wèi)生死角。”他表示,接下來將組織村民開展水塘邊垃圾清理,同時增強街道督查力度,爭取月底前恢復整潔面貌。整治效果如何,本報將繼續(xù)關注。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