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jìn)躍龍街道山河村,一眼便看到謝寶華的家。一幢老式三層樓,卻看到整個房子由內(nèi)到外綠意盎然。在這個滿目枯黃的深秋時節(jié),這片綠意顯得尤其醉人。綠色紫藤枝條婀娜垂下,一扇棕色木門,靜靜推開,卻又是另一方天地。
進(jìn)入院子,緊挨著大門便是一個二十平方左右的儲藏室,就在這儲藏室的平臺上,一個秋冬青翠,滿目蓬勃,春秋妖嬈,繁花似錦的四季花園“懸”在空中。“如果等到紫藤花開了,就更美了!”主人告訴記者。平臺上方的棚子,已經(jīng)繞滿了紫藤。在平臺四周,一簇一簇細(xì)條形的金銀花,如簾子一般垂下來,美不勝收。平臺的各個角落,杜鵑,玫瑰,小臘梅……各色花卉,等待吐露芬芳,爭奇斗艷。
初春,紫藤還未開花,但是火紅嬌艷的玫瑰,攀著平臺四周的欄桿吐出芬芳。在嫩綠的色彩上燃起一片一片奪目妖嬈的紅色。再過一段時間,金銀花開了,柔嫩的枝條上綻放出一朵朵蕊黃白色的花,怡人的芳香,沁人心脾。緊接著,淡紫色的紫藤花輕盈地吊在空中,花瓣鋪滿了地面。整個房子被夢幻的紫色籠罩起來,讓人恍如在一座浪漫的城堡中。
夏來,紫藤花雖謝了,但葉子卻更加蒼翠了,形成天然的遮陽棚,成為納涼最好的去處。金秋,那種植的金色佛手似乎要把整個院子點(diǎn)燃一樣,到處是醉人的金黃。冬天,褐色紫藤枝椏,白雪臘梅朵朵,又別有一番風(fēng)味。這里將一年四季的風(fēng)景演繹出別樣的韻致!
隨著紫藤的攀爬,從一樓平臺一直延伸到房子的三樓小陽臺。由于院子綠樹成陰,每當(dāng)天蒙蒙亮,鳥兒便成群結(jié)隊,爭前恐后來報到。每天在鳥語花香中醒來,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謝寶華今年七十多歲,退休之后就開始侍弄這個園子,已經(jīng)有20多年了。每到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左鄰右舍喜歡來此坐坐,一杯清茶,談今說古,就是謝老最高興的事情了。“從小就喜歡花花草草,退休了沒事,這就成了最好的消遣。”謝寶華表示,在家里院子擺放著一盆盆郁郁蔥蔥的花草樹木,放眼望去,滿目綠色,真是最好的享受。他說,如果寧海隨處可見一個個美麗的花園式“庭院”,一片片綠化角、一個個花圃,庭院深深,繁花奪目,我們的寧海也將變得更加美麗宜居。
(記者曹維燕)
市民大家談
豆子先生:環(huán)境改變心情。干凈整潔的家不僅住著舒適,也讓人感受到幸福和快樂。大家都應(yīng)該像這些庭院主人一樣,把家收拾得更美麗,同樣也把日子過得更和諧、更舒心。
新生活,新期待:風(fēng)景不只在遠(yuǎn)方,也在我們身邊。人們喜歡旅游,喜愛到他處尋找宜人的風(fēng)景,可常常忽視了身邊的美麗。其實(shí),如果你用心欣賞,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周邊也有許多讓人驚嘆的美麗。想想春天紫藤花綻放的風(fēng)景,一定美不勝收。
懶羊羊:70多歲還能醉心于打造這樣美麗的庭院,真讓人感到敬佩。希望等我們老了,也有如此美麗的心境,給家人給朋友創(chuàng)造美好。敬禮,向他們看齊!
ALEX:雖不是寧海人,但是在這里生活了這么多年,總會被這些有心人的生活細(xì)節(jié)所打動。他們愛花草,愛家園,愛這個城市,這也是寧海這個地方的魅力所在,也是它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希望所有市民在結(jié)合寧海富有底蘊(yùn)的歷史文化基礎(chǔ)上,打造出適宜居住的綠色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