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機,每天睡覺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機。如果手機沒電或者沒信號,就開始焦慮。朋友聚餐,偌大的飯桌前,大家沉默不言,每個人抱著一部手機在刷屏。即便無聊時,也是無意識地掏出手機看一下時間,然后解鎖,翻動幾頁功能表,又鎖屏放回褲兜里!边@段話,讓多少人“中了槍”?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手機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小小的智能手機在給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似乎也將手機依賴癥“捆綁銷售”給了我們。
記者在朋友圈內做了個小調查
八成微友每天玩手機超過5個小時
昨天,記者在朋友圈內做了個小調查:你一天大概有多少時間捧著手機?捧著手機主要做啥?有沒有因為過度使用手機,做出尷尬的事?調查結果顯示,有八成的微友表示“全天候開機”,并且玩手機時間大于5個小時。捧著手機最主要是上微信、微博、QQ等聊天工具,其次是看小說和玩游戲,極少數(shù)表示為了看新聞資訊。
上班族“mimi”在微信里留言,“除了睡覺干活,一般都離不開手機,刷刷朋友圈微博,自拍,因為這樣從來沒有丟過手機,因為手機在,我在!”微友“十三是只小蘑菇”留言,最尷尬莫過于等車的時候玩手機,沒看到公交車,就看著車從眼前緩緩開走。
“以前他去個洗手間最多5分鐘出來了,自從換了手機后,天天帶著手機進去,一坐就是二十分鐘往上!”微友“suse”在留言里抱怨丈夫蹲坑的時候都不忘帶手機。
“寶寶乖乖在吃,抱著寶寶也不能走動,就順手拿著手機刷刷微博。”剛為人母的小辛表示,她有次在喂奶的時候玩手機,看著看著一不小心手一滑手機砸中了寶寶的臉,“幸好沒事”。小辛說,她把這事發(fā)到了媽媽幫內,結果發(fā)現(xiàn),很多新手媽媽在喂奶的時候,都玩過手機,嚴重的把寶寶砸出淤青塊,之后都很懊惱。
除此之外,也有吐槽開車玩手機的。微友“翹胡子”說,“忽然想起早上一件搞笑的事情,我過馬路的時候,看到左轉車道上等著三輛車。第一個司機在玩手機,沒看到信號燈變綠了,后面那輛車的司機竟然也在玩手機,沒有催前面的車,更神奇的是第三輛車也沒有催前面的車,不過我沒看見司機在干嘛,呵呵,如果也在玩手機那真是醉了!
孩子們說,我的爸爸媽媽被手機“抓走了”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边@是網(wǎng)絡上對于“手機控”的吐槽。而最近這段時間,一封名為《爸爸,我想對你說》的信在網(wǎng)上熱傳,講的是杭州一名三年級學生給父親寫了封信,說他父親老捏著手機不放,覺得父親對他太冷,不愛他了。
信中提到,“爸爸,您是我的親人,我最親的親人,您為什么對我那么冷漠。我想對您說,少看一個微信,對我多一份關心和關愛,好嗎?”信中的內容引起了不少網(wǎng)友的共鳴,有網(wǎng)友留言,現(xiàn)在的家庭都變得不怎么說話了,一進家門,爸爸在電腦前打游戲,媽媽在玩手機,小孩拿著ipad看動畫片。也有網(wǎng)友感慨,天倫之樂在網(wǎng)絡面前似乎完全敗下陣來。
據(jù)央視報道,《2014國民家庭親子關系報告》顯示,17.8%的父母在與孩子共處時經?词謾C,51.8%的父母偶爾看手機。在孩子們小小的世界里,手機成了和他們搶奪爸爸媽媽的最大敵人。記者在采訪時,不少孩子都抱怨自己的父母長時間使用手機,忽略了自己的存在,他們希望爸媽可以放下手機多陪陪自己。
網(wǎng)上也有這樣一段送給父母的話:請把手機放一邊,如果我們現(xiàn)在30歲,如果我們一直到80歲,我們還有50年的時間可以和手機在一起;只要我們拿起它,它隨時在我們身邊;聽我們召喚……
如果我們的寶寶長大了,等他們長到10歲、12歲、16歲,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會漸漸地越來越需要自己的空間;他們不再咿咿呀呀地“糾纏你”;不再“無理取鬧”地讓你陪他;不再像小寶寶一樣扎到你懷里撒嬌;不再拉你在床頭,不再像兒時一樣央求你講個故事陪她入眠;你會發(fā)現(xiàn):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親昵的時光,一旦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 (記者胡盼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