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國苗
十月金秋的一天,我們近30人從寧海發(fā)車赴西塘。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黑壓壓的門樓上“古鎮(zhèn)西塘”四個氣勢恢宏的大字。嗨!西塘到了。嘉善的西塘,是江南四大名鎮(zhèn)之一。整整一天,大家興致勃勃地領(lǐng)略這一千年古鎮(zhèn)。
但所見之處,感覺它沒有雄偉、缺乏浩蕩,更無妖顏絕色,卻很有“破鏡不改光,爛死不改香”的陳舊美感,張弘有度,絕不張狂無序。它的人文氣息、古樸建筑,與烏鎮(zhèn)如出一轍。
我們穿過彎彎的古道、窄窄的長街,石板路平平仄仄又斑駁了容顏。身旁靜靜的河水,更有高高矮矮染上綠苔的石橋。這個地方河道如織,有9條內(nèi)河交匯于此。石橋眾多,或臥龍伏波,或彩虹飛架,最有名的當(dāng)屬永寧橋,位于西塘十字路口,連接西街,也串著柵街。還有雙橋并架的叫“送子來風(fēng)橋”,向東連接南河?v橫的石橋,據(jù)資料顯示共有22座,高架于水鄉(xiāng)。此地涇渭分明,一邊是街道。一邊是河道,有高墻深巷,也有矮樓庭閣。細(xì)膩精美的雕刻,技藝精湛,妙處橫生。我們沿街前行,處處見民居臨街而建,家家見住戶枕水而眠。到處可見背著挎包或掛著相機(jī)的游人,在手持三角小旗導(dǎo)游的引路下,慢慢游覽。那邊河中的烏篷船緩緩地?fù)u曳,船后有好幾只麻鴨在覓食尋歡;對岸有兩個樸實的村婦在浣洗,泛起朵朵漣漪。置于河邊街坊,真有一種美的享受,久久不愿離開。
移步換景,整個西塘如一張泛黃的老照片。若有美術(shù)技能,住上幾天扶筆寫生或畫點(diǎn)水墨畫,則處處是景點(diǎn),只要隨意勾勒,定會描畫出美麗的圖畫。
中午已到,找到一處餐廳,我們點(diǎn)了西塘的一些名菜,小酌了“西塘人家”黃酒。西街是西塘的主街,呈東西向,分上下兩段,最小寬度僅可容一人挑擔(dān)換肩。兩兩相對的房屋近在咫尺,往上望是一條狹長的天空,叫“西塘一線天”。西街孕育了不少著名的古建筑,如種福塘、西園等,其中要數(shù)種福塘最具代表性。種福塘是座清代大宅第,其名有“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種福得福”之寓意,是宋代御營司都統(tǒng)制王淵所建,他教誨后人要多行善積德。我們?nèi)雰?nèi),就見正廳掛有“種福塘”一匾,字字厚重端莊,凜然一股正氣。
走著看著,走過了當(dāng)?shù)、錢莊、藥鋪、布店、酒莊……來自各地的游客排隊在買現(xiàn)制的糕點(diǎn),別具一格的芝麻糕、八珍糕小作坊,生意不差。店主忙得很,卻仍熱情有加。我隨手買了幾盒糕點(diǎn),帶回家與家人共享。
已是午后,夕陽斜,人影長。當(dāng)我們走出西塘,心卻還留在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