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葉臻臻
- www.nhnews.com.cn 寧海新聞網 2017年04月24日 09:06:44
-
弟弟李承德
李承德是潘天壽二女兒的孩子,自幼也隨同我在外公家竄進竄出,但他極度的謙恭文靜,很有禮貌,見到外公小舅都是恭敬站立,彬彬有禮,我都不知道這樣一個孩子如何成了中國最大的建筑設計院的副總建筑師。
記得承德二十歲左右,天天在畫水粉水彩和設計圖,那時他已經參與非洲一個國家體育館的設計項目了,他請我?guī)退黄甬嬻w育館效果圖,效果圖是水粉畫,記得改來改去畫了很久,那時沒電腦,全靠對建筑功能結構的理解,那也是我第一次用藝術來處理設計圖的工作,我很開眼界,對弟弟很佩服。后來他設計了北京兆龍飯店、北京西客站,又將外公家的故居改造成潘天壽紀念館,以及潘天壽詩亭碑等國內外著名的大型工程項目。
潘公凱作為中國美院院長,很忌諱讓自己的外甥擔綱主持紀念館和美院等大型工程,但沒辦法,在潘公凱的眼里,對承德的人品、技術的信賴超過了任何國內建筑師,要做好這些建筑,非承德莫屬。小舅本人對建筑天生的愛好,對其功能藝術的要求是一流的;而承德對建筑文化藝術的固執(zhí)和自信也是一流的;兩人經常在宏觀和細部的問題上各執(zhí)一見,舅舅不會讓著外甥,外甥也不愿屈從舅舅,那是學術之爭,個性之爭,藝術的角度之爭。
其實當我看到這個弟弟一件一件設計出的作品,與舅舅一樣都打心里佩服。這個弟弟的作品雖然并非架上繪畫,但就它的個性特質、功能業(yè)態(tài)、文化思想來說,它就是文化,就是藝術,就是凝固的音樂、就是時代的畫卷。它們共同具備了外公的藝術特征:雄渾而出奇,傳統(tǒng)而現(xiàn)代,豐富而簡練。
不管哪一代的繪畫大師,他們無論在作品的構圖,經營上都與建筑同出一轍。潘天壽則以他獨特的天賦全面而有力地將繪畫托上了構成學、力學的平臺,他的繪畫幾乎沒有一幅不在追求構成的出奇并將其平衡,并與他鋼筋般的用筆、厚重的墨色體塊結合在一起,每幅畫都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筑構成。我想如果外公活到現(xiàn)在,定當是世界一流的建筑設計大師。
順著這個思路再回頭去看小舅、弟弟、母親和我這些潘天壽的后代們,無不有意無意自覺地將藝術圖像的力度、構成予以強調、予以夸張、甚至將力量的傳承更加直接地寄托在建筑設計之上,甚至會出現(xiàn)像承德一樣,完全脫離架上藝術,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建筑師。
- 責任編輯: 袁慧敏 稿源: 寧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