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 糍
- www.nhnews.com.cn 寧海新聞網(wǎng) 2017年12月11日 09:28:28
-
搗麻糍也一樣,他知道姐夫力氣小,把滿飯蒸的飯蒸花提到搗臼里,一定很吃力,主動幫姐夫提飯蒸。搗麻糍時,揮動幾十斤重的搗起頭,十分賣力地干。麻糍搗好后,放在案板上,用特大的搟面杖,靠手掌心的力量把它搟開。最后切成長約15公分,寬6-7公分的塊,那就是老家的麻糍。如果要做成水糕,那就得把搗好的麻糍,摘成一團團,在案板上搓成長條形,再用水糕印(木制)把它壓扁。這些工序大娘舅樣樣都懂,而且能熟練操作。在大娘舅的帶領(lǐng)下,其他舅舅、姨父都配合默契,干得井井有條。麻糍搗韌后,小表弟、小表妹們還會圍著大人轉(zhuǎn),要他們用麻糍做元寶、小白兔、小鳥、河鯽魚等玩具。
二娘舅長我9歲,讀過幾年書,看過很多小說、傳記,記憶力超強,可以說他是我的啟蒙老師。我青少年時在老家砍柴、編草鞋、賣缸甏等都是他教的。我和他在一起時,他給我講《西游記》、《水滸》、《三國演義》里的故事。村里演戲了,他背著我去祠堂看戲。我愛上古典名著、愛上京劇都是受他的影響,連說話的腔調(diào)也像他。我偶有文章在報刊上發(fā)表,他看到后,會評頭論足。為我高興、為我指出不足。
搗麻糍時,他是大娘舅最得力的助手。還負責把搗好的麻糍送到樓上攤。攤麻糍是孩子們的事,我是孫輩中年齡最大的,自然成了攤麻糍的領(lǐng)頭。
搗年夜麻糍時,外公家樓上攤滿了竹簟。剛搗好的麻糍,還是熱的,不及時攤開會粘在一起。麻糍還不能見陽光、也不能吹風,否則,會皸裂。皸裂后,就不好儲存了。二娘舅把麻糍送到樓上,告訴我:這是誰家的麻糍,攤在哪張竹簟上。我會領(lǐng)著表弟、表妹們按照二娘舅的吩咐,把它們整齊地攤在竹簟上,麻糍與麻糍之間留出一指空間,并留足走路的空道。二娘舅端上第二臼麻糍時,會檢查第一臼麻糍,有沒有攤直?空間是否留得合理?不合格的要重新攤排。間隔1-2小時后,還要翻麻糍,這樣才能涼得更快。上半夜,表弟、表妹們干得很認真,臨近深夜,年齡小的打著哈欠,找一個暖和的地方睡覺去了。這時小娘舅、小姨娘也會補進攤麻糍的行列。
幾天后,麻糍硬了,各人把自家的麻糍挑回家,浸泡在缸中,開始了漫長的麻糍食用季。
- 責任編輯: 袁銀澤 稿源: 寧海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