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省吃儉用二十載 自掏腰包修了一條“共富路”

通訊員吳立高
“小輝,這段路底下石頭多,今天讓大家慢點挖路基,千萬別累著了。”仲春的清晨,薄霧籠罩下的強蛟鎮(zhèn)下蒲村透著些許寒意,94歲的老人魏章茂和往常一樣,每天準(zhǔn)時來到村里通往田間的泥濘小道上,對現(xiàn)場修路的村干部及村民囑咐了一遍又一遍。
魏章茂老人雖已94歲高齡,但依然身體硬朗,精神矍鑠。近段時間,老人特別開心,因為他20年來心心念念為村民修路的心愿終于要實現(xiàn)了:10多天前,通往果園的長約300米的羊腸小道已經(jīng)硬化,鋪上了寬約1.3米的水泥路面;通往農(nóng)地的那段坡路眼下正在修建中,一個多月后就能完工。
義務(wù)護路二十載
下蒲村里有兩條羊腸小道,一條是三官堂路,另一條是黃姑山路,分別通往農(nóng)地和果園,村民下地干農(nóng)活十分不便。一遇到下雨天,水漫路面、一片泥濘。特別是穿過黃姑山的路坡陡路滑,老人小孩容易滑倒摔傷。
“這是我們村通往田地的僅有兩條路,我很早就想硬化路面,苦于一直沒有足夠的錢!蔽赫旅先苏f,一直以來,他的愿望就是修建村里這兩條路,便于全村人下地干農(nóng)活。
71歲的村民魏章平說,20年前,魏章茂老人撂下“打船”的手藝活后,開始到田園種些果蔬。也正是從那時起,老人便與這兩條路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老人每天扛著鋤頭在路上轉(zhuǎn)悠,只要看到路上有不平整的地方,就會修修補補,20年來從未間斷。
“其實,老人家因為年紀(jì)大,10年前就不再自己下地種菜了,但他依然一直堅持修路,他說要有愚公的精神!蔽赫缕饺缡钦f。
據(jù)村民回憶,黃姑山路因為坡度大,一到雨季,山上的水就會洶涌而下,導(dǎo)致路面出現(xiàn)塌陷影響通行。魏章茂老人看到這種情況,就自掏腰包花了近千元為黃姑山路鋪設(shè)了水泥瓦筒下水道,這條路從此消除了水患。這已是10多年前的事。
傾囊鋪就“共富路”
“老人家是個熱心腸,平時鄰里要遇到什么難事,他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贝甯刹课喝瘦x告訴記者,兩條田間路總長600米,路面硬化需要6萬元。
今年春節(jié),魏章茂老人覺得自己平時攢下的錢差不多了,就尋思自己出資把路修好。村干部魏仁輝說,村里考慮到老人年紀(jì)大,而且其老伴3年前患上了老年癡呆癥,需要花錢的地方比較多,最初并沒答應(yīng)他的請求。但魏章茂老人一再堅持,并表示要自己動身去買水泥修路。
老人的這一舉動讓村干部和村民十分感動。魏仁輝說,在老人的感召下,村民紛紛投工投勞義務(wù)修路助魏章茂老人“圓夢”,節(jié)省了一大筆人工費。目前,魏章茂老人已經(jīng)支付了近3萬元的水泥、石子等材料費。據(jù)測算,兩條田間路硬化總共需要花費4萬元左右。
“魏章茂老人修的是兩條增收共富路!贝迕耜惲Ρ蟊硎,村里人都很感謝老人,泥濘小路變成水泥路后,通往果園的農(nóng)用車可以輕松通行,方便多了。
讓人感動的是,魏章茂老人慷慨捐款修路,但幾十年來一直過著布衣粗食的簡樸生活,住的也是低矮的老平房!澳昙o(jì)大了,不能為社會做什么貢獻(xiàn),修路算是盡我的一份心吧!崩先苏f,兒孫都已成家立業(yè),靠著國家的農(nóng)保政策,老兩口每月都能領(lǐng)取一定的生活費,平時也花不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