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用想當然的眼光去懷疑老人的記憶,總是擔心他們對過往的歷史是否會變得模糊。但那種銘記在骨子里的往事,對于老人們來說那些就是他們的生命、就是他們的血液,回憶歷史就是讓他們的生命再次回到年輕……
今年88歲的周其奎老人是力洋鎮(zhèn)東園村人,也是力洋最早的一批黨員。回憶起當初的過往,老人有著驚人的記憶。因為是孤兒,周其奎13歲便給地主放羊,一直到21歲那年被國民黨抓了壯丁,才踏上了人生的另一條道路。在國民黨部隊因為是新兵,發(fā)下來的糧餉都被層層克扣,部隊規(guī)定每個戰(zhàn)士有25兩米作為一天的伙食(當時16兩為一市斤),但發(fā)到手里往往所剩無幾,經常是餓著肚子上戰(zhàn)場。長官對手下的士兵訓斥打罵是家常便飯,有時候還會拳打腳踢,當兵的就像工具一樣,被那些長官吆來喝去。1947年棗莊戰(zhàn)役結束后,國民黨部隊大敗,周其奎被整編到了共產黨部隊。當時對共產黨部隊認識不深,但部隊里那種兄弟般的情誼讓周其奎至今念念不忘。每天大家一起吃著高粱、小米飯,一個星期還會包一次餃子,讓周其奎體驗到了家的感覺!皣顸h軍隊那么腐敗,滅亡是遲早的事情!敝芷淇f。
周其奎在解放軍部隊里參加過多次戰(zhàn)役,還曾經見到過陳毅司令員。1949年,在一次戰(zhàn)役中,周其奎負傷被安排到后方養(yǎng)傷。說起1949年的10月1日,周其奎至今印象深刻,他是躺在病房中從收音機里聽到了那個偉大的聲音從北京傳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當時聽了心情分外激動,拄著拐杖奔走相告,跟在場的同志緊緊地擁抱在一起。1951年,考慮到身體原因,周其奎復員回鄉(xiāng),協助當地政府參加土改運動,并且還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這一當就是20年。這20年里,臟事難事他一馬當先,處處發(fā)揮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叭罕姷难劬κ强粗h員干部的,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去要求別人!敝芷淇f,F在周其奎老人與自己的小兒子生活在一起,每個月都能領到政府補貼,生活雖然平淡但他很知足。
(記者潘旭婷實習生潘璐璐通訊員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