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見習記者婁偉杰通訊員何雅莉王嫣) “農村富不富,關鍵在干部!贝寮壗M織換屆選舉后,為使新一屆村級班子更好地履行職責,發(fā)揮新農村建設的“領頭雁”作用,岔路鎮(zhèn)緊緊圍繞“選準一個人、帶好一班人、致富一個村”的工作目標,抓住“選、育、勵、管”關鍵環(huán)節(jié),以“集中授課+實踐體驗+學習考察”的形式,出資10余萬元開辦了三個特色班。
據悉,在培訓過程中,岔路鎮(zhèn)搭建三個平臺,確保村干部“學得進”。根據“主職干部優(yōu)先培訓,重點村干部強化培訓,年輕干部、婦女干部專題培訓”的原則,制訂了分類辦班的方案,根據不同專題設立了3個班次,培訓學員250余人次。由村主職干部參加以提升干部素質為主要內容的素質提升班,由新任干部參加的重點工程推進專題培訓班,由村級婦女干部、年輕干部參加的“后備”力量培訓班,并針對他們的自身特點,采取網絡學習的方式,進一步鞏固培訓效果。同時,該鎮(zhèn)還創(chuàng)新三種形式,確保知識“用得上”。一是虛實結合,授課講解“強筋骨”,突出培訓針對性,專門邀請了縣國土資源局、農林局的專家,為新任村干部講解農村土地政策,農村財務管理,選擇縣內先進創(chuàng)業(yè)典型現身說法。二是內外搭配,現場實踐明思路,為提高農村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熱情,增強履職能力,組織學員到縣內外重點工程建設現場進行現場學習,將課堂搬到慈城鎮(zhèn)舊房改造現場,使村干部明白在重點工程推進過程中應該“干什么”和“怎么干”,進一步堅定了他們推進重點工程建設的信心。三是優(yōu)劣互補,學習考察提境界,在培訓中,以農村干部如何推進新農村建設、重點工程建設為主題,帶領學員到新農村、小流域治理等工作開展得較好的胡陳參觀,并到張家港市永聯(lián)村、常熟市蔣巷村參觀當地新農村建設情況、舊村改造情況,并組織學員與當地村干部進行現場交流。
此外,通過培訓,實現三大成效,確保培訓“落得實”。變“共性培訓”為“個性培訓”,促使農村工作“活起來”;變“單一培訓”為“學用培訓”,促使干部能力“強起來”;變“封閉培訓”為“開放培訓”,促使工作干勁“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