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wǎng)訊 昨天是新學年開學的日子。作為風華書院高一學生的陳姬丹,淹沒在一群報名的新生中并不突出。說出來,或許你還不相信,正是這個瘦瘦高高的小女孩,七年來靠著自己省下的零花錢,愣是供出了三個大學生。
要說陳姬丹助學的故事,還得從她小學時說起。當時正在念小學四年級的她,被報上一則貧困生失學的新聞所深深觸動了。一臉稚氣未脫的小學生,信誓旦旦說要結對助學大學生。年底的壓歲錢、掙來的稿費單、平日的廢品錢……丹丹決心靠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時隔七年,再見到她,依然是作為一名助學者,出現(xiàn)在結對幫扶的愛心光榮榜上。這些年,她真的供出了二個大學生,今年又繼續(xù)結對助學第三名大學新生。
“沒想到今年漲價了,我還向媽媽臨時借了2000元。”每年暑假,丹丹都會把提前準備好的3000元助學款交到寧海縣慈善總會。除了雷打不動的壓歲錢,家里的塑料瓶、廢報紙都是丹丹的財富之源。而且,她不愿賣給上門收廢品的,總是打包運到廢品站去賣,就為了能多賣幾塊錢。奶奶見狀十分不舍,經(jīng)常背著她父母偷偷塞錢給她,可丹丹從不貪污,總是主動上交。今年助學標準的提高,令她有點措手不及!翱磥,這次非得動用我的私房錢了!毙」媚锛疫有私房錢?!丹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一直教導孩子保持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平時丹丹也不吃零食,8元一盒的大果粒酸奶對她來說,是每月偶爾為之的奢侈品。念初中時,拿著父母每周給的100元餐費,她常常還能從中省下一點錢。“我們四個同學一起吃飯,打六個菜,營養(yǎng)有了,錢也不多,分攤下來每個人才七八元!
七年助學路,算算經(jīng)濟賬,丹丹已捐出23000元錢了。連買貴點的零食都不舍得的丹丹,要拿出這么多錢來做好事,真的沒一絲不甘心嗎?“其實,助人為樂嘛,捐資助學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且我也經(jīng)常能從那些大姐姐身上感受到關心,在學習上得到她們的幫助,已經(jīng)是很好的收獲啦!
說到這里,丹丹的媽媽插嘴說,“你自己的學習也要加油啊,要是你考得好,就有獎勵,在欠我們的錢里慢慢扣!泵鎸@一提議,丹丹顯然另有打算,“聽說學校有豐厚的獎學金呢,我是得在學業(yè)上加把油,免得明年又要跟父母借錢了。”其實,丹丹私下里告訴記者,她想像外公外婆一樣當一名老師,現(xiàn)在師范的錄取分數(shù)線都不低,是要為這個從幼兒園那時就立下的職業(yè)理想奮斗了!拔乙欢〞Φ,希望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蓖高^丹丹的笑容,我們仿佛看到了下一個春天的希望。(記者水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