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wǎng)訊(記者王海明) 昨天傍晚,位于風景如畫的香港維多利亞港灣畔的香港藝術館內(nèi)星光燦爛,翰墨飄香。作為香港藝術館50周年館慶的首個亮點節(jié)目,“墨韻國風——潘天壽藝術回顧展”在這里隆重開幕。從本月25日到明年2月5日這段時間里,香港觀眾有福一睹國畫大師潘天壽創(chuàng)作的筆墨雄健、氣勢磅礴的書畫作品,感受大師不同藝術階段的創(chuàng)作歷程、繪畫風采和宏大氣魄。
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天壽之子潘公凱,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潘天壽基金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以及香港藝術館負責人出席開幕式。寧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建云等一行作為潘天壽家鄉(xiāng)代表應邀赴港參加潘天壽畫展并開展兩地文化交流。
據(jù)了解,作為今年浙江對港文化交流的重頭戲,這批赴港參展的潘天壽大師畫作文物是浙江省博物館應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邀請,從中國美術學院收藏所存的潘天壽畫作文物中精心挑選的,共計63件(組),價值8600萬美元。據(jù)悉,這是浙江省除《剩山圖》和一些無價估值的瓷器展外,杭州海關經(jīng)手的價值最高的文化出境。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件(組),涵蓋了潘天壽各個時期書畫精品代表作和多種珍貴文獻,當中既有早年受吳昌碩影響的《枯竹圖》和1920至1930年代在上海及杭州任教時期的山水畫,亦有他享負盛名的指墨禿鷹和荷花,更有經(jīng)典巨幅如《鐵石帆運圖軸》、《夏塘水牛圖卷》及《雄視圖軸》等珍貴畫作,是潘天壽大師作品中精品的集中體現(xiàn)。
曾德成在展覽開幕式致辭中說,潘天壽是現(xiàn)代中國畫壇的杰出人物,對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保存、革新和發(fā)展都作出了寶貴貢獻。他畢生致力于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教育,把民族推向世界舞臺的同時,又培育出了無數(shù)英才,為建設現(xiàn)代中國書畫教育付出了大量心血。
專程受邀赴港進行文化交流的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建云在接受香港大公報、鳳凰衛(wèi)視等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畫展不僅向香港市民展示了潘老的藝術成就,更彰顯了寧海地區(qū)深厚的書畫文化根基,見證了寧海人的榮光,是全縣人民的驕傲。寧海作為“書畫之鄉(xiāng)”,一定要以此為抓手,做大做強“潘天壽”的文化力價值品牌,著力壯大提升文化產(chǎn)業(yè),為加快建設文化強縣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