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崔立勇
將旅游資源串成線
如果沒有徐霞客,寧海縣即使在浙江可能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縣城。
有了徐霞客,寧?h和“中國旅游日”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
“癸丑之三月晦,自寧海出西門,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tài)!边@是《徐霞客游記》開篇的第一句話。400多年前,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徐霞客從寧海縣開始了長達34年、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的偉大游歷。2011年4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旅游局正式宣布《徐霞客游記》開篇之日――5月19日為“中國旅游日”。
中國旅游日是全國人民的節(jié)日,但對于寧海而言卻有著特殊而非凡的意義。寧海也是中國旅游日的首倡地,早在2001年,寧海的民間團體提出了“中國旅游日”的概念。中國旅游日的確立,寧?h的宣傳和推動起到了很大作用。
然而,寧?h并沒有滿足于此。2012年4月在北京,寧?h縣長褚銀良提出倡議:將徐霞客游線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徐霞客游記》有60多萬字,包含地理學、地質學、社會學和旅游學等,被稱為“百科全書”和“千古奇書”。徐霞客一生足跡遍布中國19個城市,在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中,有25處留有他的足跡。徐霞客游線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將涉及全國數(shù)十個省區(qū)市及其遺產點。
從長城到莫高窟,從秦始皇陵到杭州西湖,從布達拉宮到麗江古城,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種類豐富,分布地域廣泛。但與這些不同,寧?h希望將徐霞客游線申報為“世界線性文化遺產”,也就是說這條游線不僅僅在一省一市,而是將徐霞客游線上的眾多旅游資源由點連成線。
沿線城市反映積極
寧?h希望將徐霞客游線申報為世界線性文化遺產。線性文化遺產是近年來國際上新興的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主要是指在擁有特殊文化資源集合的線性或帶狀區(qū)域內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族群。在國內,眾所周知的線性文化遺產有京杭大運河、絲綢之路等;在國外,奧地利塞默林鐵路和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早在1998年和1999年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行程一小時的塞默林鐵路線于1854年完工,沿途共穿過16座高架橋和14條隧道,全都是手工開鑿的,是鐵路建造初期的土木工程杰作。
徐霞客游線因為“線性”而獨特,而在“線性”中,它還是以個人行為形成的且獲得專家認可的線路。自2007年起,有關研究機構向專家寄發(fā)了三輪《線性文化遺產調查問卷》,徐霞客游線的排序位次,從第一輪的第45位上升到了第三輪的第18位。在5月19日被確定為中國旅游日以后,以《徐霞客游記》為依據(jù)的徐霞客游線的文化內涵和遺產價值進一步顯現(xiàn)。
4月,麻紹勤與其他4位志愿小組成員從寧海西門出發(fā),尋訪當年徐霞客走過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省區(qū)包括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安徽、湖南、貴州和云南等,城市則包括溫州、惠州、金華、上饒、南昌、貴陽、昆明、麗江等。其實,這些地方只是徐霞客到過的地方中的一部分。
麻紹勤是寧?h徐霞客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他第一個提出將5月19日設為中國旅游日。他認為,徐霞客游線申遺具有很好的民眾基礎,此次尋訪之路讓他更有信心。因為,他一路之上得到了各地官方和民間的積極參與。
“徐霞客文化的影響力之大,讓我始料不及!甭榻B勤說。
在貴州安順市的黃果樹瀑布景區(qū),有兩尊徐霞客雕像。1638年,53歲的徐霞客來到黃果樹瀑布,如今當?shù)厝税研煜伎彤斪鳌靶麄鼽S果樹瀑布的第一人”,在導游詞里也有大量關于徐霞客的內容。安順市宣傳、旅游,文化等部門的負責人對徐霞客游線申遺也都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