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節(jié)到,又是一個親朋歡聚、好友舉杯的日子,餐桌上的菜也以“豐盛”為主題,難免餐餐有“余”。為了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各大餐飲飯店也是鉚足了勁,助力推進“光盤行動”。
記者來到東城廚房,剛走進大廳,一塊“光盤行動”的宣傳牌就展示在記者眼前,明亮的色彩,生動的標語,無一不在向顧客們提醒道:今天你“光盤”了嗎?酒店管理人員小金告訴記者,正月里婚慶喜事和家庭聚會都非常多,有時候還要提前預定包廂,但是相對于以前,現(xiàn)在的餐桌上已經很少能看見還沒有吃完的菜了,“基本上都‘光盤’。”小金對記者說:“一般情況下,在顧客點菜時,我們服務人員都會在一旁提醒他們是否點多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另外,飯店還提供打包袋,方便顧客將吃不完的菜打包帶走。
“我們現(xiàn)在每天吃飯都會‘光盤’,孫子還小,要給他做好榜樣!”前來就餐的胡先生一家五口是“光盤行動”的推崇者,每當看到有許多食物浪費的現(xiàn)象時,退伍軍人胡先生就十分地痛心,“現(xiàn)在我們政府提倡‘光盤’,又文明又節(jié)約,這是一個好政策啊!”剛上幼兒園的小孫子在一旁叫喊著:“今天我要‘光盤’!”惹得大家一陣笑聲。
而在大魚館,吃多少點多少,不誤導顧客超量點餐,免費提供打包餐盒是該飯店的“光盤行動”。經理詹亞菲向記者介紹道:“我們這里原來的最高消費是每桌2500—3000元,現(xiàn)在是1000—2000元,讓顧客們少點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浪費現(xiàn)象。”記者在點菜廳里看到,不少顧客在點菜時會詢問點菜員。而在點菜數(shù)量上,飯店也提倡顧客一人一個半的菜,吃得好、吃得飽,也不浪費。 “顧客有時會問菜量多不多,夠不夠吃,我們會給建議。點多點少關鍵還是看顧客,有時他們會覺得點少了沒面子,這時我們一般會給他們推薦特色菜,既節(jié)約又不失面子。”詹經理說。
在飯店就餐的錢女士和她的朋友6人,共點了8道菜,餐后,桌上也只剩下了一點湯羹和一個沒吃完的紅燒魚頭。錢女士主動要求打包,“現(xiàn)在‘吃不了兜著走’不是很流行嘛,我也潮一回!”
在飯店就餐吃多少點多少的人多了,吃不了兜著走的人多了,而在家自己當大廚,邀請親朋好友聚餐的人也多了。章奶奶一家三代15口人,原先每年都會選擇在飯店聚餐,就算打包也還是留下不少的剩飯剩菜。今年是老太太的本命年,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決定在家里“吃大餐”。“在自家吃,節(jié)約又省錢,還更有年味咯!”老太太開心地笑著說。
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縮影,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樹立勤儉節(jié)約的社會新風尚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參與,需要從點滴做起,需要長久堅持。2012,杜絕餐桌浪費,倡導“舌尖上的文明”,我們在行動。2013,蛇年伊始,你“光盤”了嗎?(見習記者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