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扛著攝像機的胡苗平(左三)在拍攝鏡頭的同時,經(jīng)常也成了別人鏡頭里的風景。這是他們在廣東博羅縣采訪文化專家時的一幕。
去年4月我有幸參加了縣里組織的“申世遺”志愿行,沿著當年徐霞客走過的路線,一路走來,沿線的風情讓人著迷,沿途的熱情給人力量。雖時隔一年,但每每想起一年前的這次志愿行動,讓我激情依然。想想自己從事新聞工作這么多年,也因為寧海舉辦的5·19開游節(jié),了解到《徐霞客游記》是從寧海開篇的,對于開篇的描述也能背上幾句,但對《徐霞客游記》卻沒有全篇的概念,更沒去好好了解徐霞客當年走過的游線方向和風情。去年的這次“申世遺”志愿行,不僅了卻了這份心愿,而且對“霞客游線申世遺”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徐霞客在他游記的開篇寫到寧海,我們已不知是偶然還是刻意,但徐霞客不知道當年的這個舉動,在后世會引起這么大的轟動。首先是開篇地的寧海不僅多次舉辦開游節(jié),并率先提出“霞客游線申世遺”的倡議,或許冥冥中的徐霞客早就知道,寧海就是“霞客文化”這座金礦的開挖者。殊不知,當我們“申世遺”志愿行先后到達霞客游線沿途的節(jié)點城市,無論是當?shù)卣I(lǐng)導還是普通民眾,對寧海能大膽發(fā)出將徐霞客游線申請為世界線性文化遺產(chǎn)的倡議,紛紛贊頌。
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寧?h,能有如此大的創(chuàng)舉并付諸行動,足以表明縣里對霞客文化的重視,和對旅游產(chǎn)業(yè)的推動。一些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和景區(qū),更是把這次“申世遺”志愿行作為推介自己的機會,提出共享共贏的戰(zhàn)略目標。擁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雙份遺產(chǎn)名錄的武夷山,在了解了寧海的創(chuàng)意之后,還主動把自己申遺成功的經(jīng)驗進行分享。廣東惠州的相關(guān)領(lǐng)導也提出一定要全程參與“申世遺”,直至成功。所有的一切,讓我感到寧海去年這次“申世遺”志愿行,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fā)波濤洶涌。
霞客文化天下相通,當?shù)弥覀?ldquo;申世遺”志愿行的目標后,沿途的專家學者、驢友百姓,都會交流霞客文化的內(nèi)涵,指點霞客游線的遺存。在浙江臺州,當?shù)匦鞂W研究會的專家捧出了多年研究的珍藏;在福建仙游,景區(qū)高層一起探究當年徐霞客描寫的盛景;在福建南平,當?shù)伢H友在古道旁為我們指引;在廣西上林,當?shù)匦鞂W研究會的學者與我們共探游記細節(jié)……這樣的例子枚不勝舉。在會議室,當?shù)貦C關(guān)部門負責同志暢談“申世遺”構(gòu)想;在街頭,沿途市民紛紛簽名聲援;在課堂,學校師生共敘霞客文化。我想這就是霞客文化的魅力,她不屬于哪個地方、哪個城市或者哪個人,她是天下的、自然的,因此才能實現(xiàn)這樣的互通。
一路行來一路感動,去年的“申世遺”志愿行,讓我覺得,這哪里是在走路,分明是自己在一路撿取徐霞客當年灑落在游線上的精神。徐霞客不是神而是人,是一個有著追求和抱負的志士,是一個有著嚴謹科學態(tài)度的學者,是一個和朋友肝膽相照的義士。400年前的他能為了自己的目標毫不動搖,盡其一生,讓我敬佩,我們現(xiàn)在有這么好的交通條件,重走霞客游線都如此艱辛,都不知道當年的徐公是如何完成這一盛舉的。
因為《徐霞客游記》,讓我知道了徐霞客,因為“申世遺”志愿行,讓我了解了徐霞客,也更敬仰徐霞客!缎煜伎陀斡洝窂膶幒J紝,霞客游線申世遺從寧海始倡,冥冥中讓我覺得徐公和寧海有緣,而我能參與其中,不也是一種緣嗎?因為這份緣,哪怕能起到“申世遺”任務中千萬分之一的貢獻,此生幸矣!
(寧海廣播電視臺記者胡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