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救人“快遞哥”的“全家福”,從左到右依次是楊文求、姚騰飛、婁國兵、謝明、葛偉國、盧新宇、劉明俊、李順輝。(陳云松楊靜雅攝)
“面對一個正在墜落的生命,誰都會伸出雙手。”
說起四天前伸出雙手去接墜樓小女孩琪琪的事,參與救人的八位順豐速運寧海分公司“快遞哥”不約而同地說。他們沒有太多言語,但記者在和他們?nèi)缤募页R粯拥膶υ捴,還是收集到了他們生活中一些閃光的往事。
這些故事,如同這個炎熱夏日里一朵朵盛開在綠浪中的荷花,散發(fā)著清香,釋放著善意。
“我也有孩子”
除了“誰都會伸出雙手”這句話,在采訪中,“快遞哥”們還多次說到:“我也有孩子。”
八位“快遞哥”中,除了謝明和姚騰飛尚未結婚,盧新宇妻子懷孕6個月尚未生產(chǎn)外,另外五人都是父親。
在今年父親節(jié)過后的第四天,他們仰頭望見四樓窗戶上命懸一線的琪琪時,腦海里是否閃現(xiàn)過自己的孩子,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能肯定一個事實:他們因徒手接墜樓女孩“一夜成名”后,在接受采訪時,多次以父親的名義解釋過自己張開雙臂的源動力。
32歲的李順輝是湖北恩施人,是他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坐在四樓窗臺上的琪琪。
看到琪琪,他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從房子里沖出去是人的一種本能,更是一位父親的本能。
“看到落地后大哭的琪琪,我想到了自己在老家讀三年級的兒子,有些后悔和后怕,有些想哭。”李順輝說。
李順輝和妻子都在寧波打工,2004年兒子出生后隨他們在寧波生活。李順輝本想讓妻子在家專心撫養(yǎng)兒子,但他一個人賺的工資不夠一家人用。兒子上幼兒園后,妻子便外出工作了,暑假兒子都是一個人呆在出租房,F(xiàn)在想想,當初真不該將兒子獨自留在家里。今年,他調(diào)到寧海工作,夫妻倆實在無暇照顧兒子了,便將兒子送回老家讀書,由祖父母照看。每次給兒子打電話,李順輝都感到愧疚。
在確認琪琪安然無恙后,李順輝立即給自己父母打了個電話,叮囑他們看管好孩子,千萬別讓孩子下河游泳。
我也有孩子。”李順輝好幾次說到這句話。
25歲的劉明俊是寧海深甽人。他說,那天,救了琪琪后他回到家中,看著自己一歲多的兒子,突然有一種巨大的幸福感,覺得生活很美好。
他覺得自己只是在一個小女孩從天而降時伸出了自己的手,微不足道,也沒有給妻子講這件事。
事發(fā)后,妻子在報紙上看到了他的名字,來問他,他只是淡淡地說———小事一樁。
事發(fā)第二天一早,劉明俊如期到寧波參加培訓,也正因為如此,前幾天媒體發(fā)的新聞照中,英雄“快遞哥”都是七個人。直到昨天,他結束培訓回到寧海,才有了今天刊出的這張八人“全家福”。
“為你自豪”
44歲的葛偉國是寧海躍龍街道人,快人快語。他無意中說出了自己做過的三件好事。
2008年至2010年,他在寧海世紀聯(lián)華超市上班時,曾兩次撿到顧客錢包,都還給了顧客,有一次錢包里有5000多元現(xiàn)金和一張數(shù)額巨大的現(xiàn)金支票。還有一次,他發(fā)現(xiàn)超市門前有人在偷電動自行車,立即沖了上去。
葛偉國說,他有兩個女兒,一個12歲,一個17歲,都在讀書。昨天,小女兒在報紙上看到了他的照片,大聲說:“爸爸,你成明星了,為你自豪!”
讓家人感到自豪的不止葛偉國。
38歲的婁國兵是寧海黃壇鎮(zhèn)人。那天,他的胳膊被從天而降的琪琪砸傷,抬起來很艱難,一回家就被在社區(qū)醫(yī)院當醫(yī)生的妻子看出來了,他便給妻子講了自己下午經(jīng)歷的驚心動魄一幕。
“你們真厲害!”妻子夸獎了他。
第二天,妻子在單位里和同事談到了此事,沒想到幾位同事買了一束鮮花,第三天一大早送到了婁國兵的單位。
33歲的楊文求是安徽安慶人,那天琪琪砸在了他的手臂上,痛得要命,他怕遠在老家的妻子擔心,沒告訴她。不想妻子6月21日晚上在央視《新聞聯(lián)播》里看到了他,馬上打電話向他詢問情況。
妻子在電話中說:“好樣的!”
楊文求的確是好樣的。
好幾次,他去其他單位門口收快遞,客戶付了錢后便將錢包放在一邊,他立即追上去送還。有一次,有人從口袋里掏錢支付快遞費時,將700元掉在了地上,他在收拾貨物時發(fā)現(xiàn)了,馬上送還。還有一次,一位客戶將一部嶄新的手機忘記了,他想也沒想,就追了上去。
37歲的寧海桑洲人盧新宇也是如此,他今年3月剛剛當上快遞員。前不久,他先后撿到客人留在公司里的兩部手機,都還了回去。
“我還要幫助他人”
姚騰飛是一個看起來有些青澀的大男孩,今年26歲。
10年前,姚騰飛隨人從河南駐馬店老家來到寧海,干過很多工作,2010年成了一名快遞員。
他和包片區(qū)域的好幾位“網(wǎng)購狂”成了好朋友,經(jīng)常在一起聚餐。
一個送快遞的怎么會和收快遞的好到這種程度?
原來,他每送大件物品到單位門衛(wèi),都會問收快遞的人,要不要幫忙搬到汽車上去,如果對方是“公交族”,大件物品拿上公交車有困難,他便會問對方要不要幫忙送回家。
他不止一次幫客戶將大件物品從單位送到家,這都是額外服務。最遠的一次,他開著摩托車,趕了3公里路。
就這樣,一些客戶成了他的好朋友。
姚騰飛對自己包片區(qū)域的道路了如指掌,如果路上遇到開汽車的人問他路,而這路又拐來拐去說不清楚,他便會開著摩托車為對方帶路。
提起自己的家,姚騰飛目光暗淡下來了。原來,十年前,她母親被查出患了肝癌,他放棄學業(yè)出來打工,但他賺的錢遠不夠給母親換肝。2008年,母親抱憾離世。5年來,他埋頭苦干,終于在去年年底幫父親和哥哥還清了母親看病時欠下的債。
“我要拿出一部分,幫助比我更困難的人,我嘗過沒錢的痛苦。”姚騰飛說,自己只是本能地張開雙臂去接一個孩子,沒想到公司會給他發(fā)5000元獎金,他準備拿出一部分幫助他人。
前兩天,家鄉(xiāng)的《大河報》也聯(lián)系上了他,遠在河南老家的父親看了報才知道他救人的事。
“1987年出生的男孩,在老家已算是大齡青年了,但因家庭條件不好,說媒一直未成功……”提起家鄉(xiāng)報紙上的一段話,姚騰飛害羞地笑了。
他一直很害羞,前天上午,寧?h縣長褚銀良到公司看望快遞員們,他一個人躲在辦公室外面,后來同事硬將他拉了進去,進去后他也一直站在邊上。
低調(diào)的也不止姚騰飛一人,26歲的謝明是舟山人,在采訪他時,他說的盡是別人做過的好事。
讓我們再次向八位勇敢的“快遞哥”致敬!
記者楊靜雅寧海記者站陳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