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 8月19日,浙江電視臺1818黃金眼報道了寧?h交警大隊空白“違停告知單”流向社會一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連日來,寧海警方開展調查,結果順藤摸瓜查出了一起冒充政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案件。經過連續(xù)一個多星期的偵查,寧海警方成功將這名冒充政府工作人員的犯罪嫌疑人翁某捉拿歸案,并破獲了3起招搖撞騙案件。
據悉,翁某是寧海本地一個無業(yè)游民,今年已經34歲。翁某覺得政府工作人員的威信較高,便起了冒充政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邪念。自今年3月份以來,翁某通過手機微信先后和錢某、潘某、鄭某、王某等女性聊上,謊稱自己是縣政府督查室的公務員“王建軍”。自作聰明的他還通過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公務員身份。比如,今天在微信上發(fā)消息稱自己參加政府工作會議,明天又到某地方檢查工作。為進一步騙取交往女性的信任,翁某有意識地到交警執(zhí)勤崗亭聊天,并趁人不備“順手牽羊”將空白違停告知單偷走。此后,他將空白單送給錢某、潘某、鄭某、王某等人,告知用空白違停告知單可以逃避違章停車,同時謊稱這些單子是其憑政府工作人員的身份從交警大隊民警處獲得的。通過這種做法,以此打消這些女性對自己身份的懷疑。其中,王某把空白違停告知單送給了他人。通過這些方式,翁某很快得到這些女性的信任。爾后,翁某開始實施自己預謀已久的騙財計劃,編造外公去世、駕車造成交通事故及托關系找人辦事等各種理由先后多次從這些女性手里騙得現(xiàn)金11.3萬元。寧海警方經過調查取證,于25日凌晨將潛逃至三門的翁某捉拿歸案。此時,他所騙來的所有錢款都已揮霍一空。目前,翁某因涉嫌招搖撞騙罪被寧海警方刑事拘留。
記者從寧海警方了解到,詐騙犯罪分子都是利用受害人的心態(tài),編造各種謊言進行迷惑騙錢,受害者由于“當局者迷”,往往都信以為真,沒有經過認真查對核實就交出錢財,最終造成了經濟損失和心理傷害。警方再次提醒廣大市民,請在享受快捷、便利通訊的同時,要謹慎辨別真假,不給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通訊員周國亮記者水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