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月13日的早上,大批的人們聚集在寧海南門的飛鳳山附近。飛鳳山是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的出入口之一,人們要從這里出發(fā),前往下張,進行16公里的徒步里程。這次徒步活動,也正式拉開了2013年的千里走寧;顒。
10月13日這一天,恰好是九月重陽,選擇在這樣的日子進行徒步活動,顯然也是契合重陽節(jié)的節(jié)日傳統(tǒng)。在重陽這一天,中國的古人講究登高望遠(yuǎn)。在這一天,人們都會登上山頂,遙寄對親人的思念。王維在著名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便提到了登高這個習(xí)俗。而重陽又恰逢金秋。金秋時分,天高氣爽,也是適合登高的好日子。歷史輪回,到了現(xiàn)在,登高已不是重陽節(jié)特定的習(xí)俗了,平日里,人們也常攜親帶友,在山野鄉(xiāng)間行走。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已經(jīng)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2
對于秦學(xué)軍來講,2003年6月,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接觸戶外徒步這個活動。他一直是個喜歡旅游的人,2003年以前,也去過不少地方。但他總覺得那不是他真正喜歡的方式,直到他真正接觸了戶外徒步這個活動。
秦學(xué)軍記得,2003年6月的這次戶外徒步活動是一家叫“鄉(xiāng)土”的戶外俱樂部組織的,當(dāng)時同行的共有10幾個人,他們走的這條線路叫渾水溪。據(jù)說這條線路是幾個寧波市民花了四天三夜的功夫探出來的。秦學(xué)軍和同行的人從上里坑出發(fā),一邊行走,一邊說笑,時間過得快,身體也不覺得乏累。
渾水溪這條線路位于寧海和天臺的交界,一路上要穿過不少寧海和天臺的村莊。時而在山間行走,時而又在村落穿梭,這樣變換的風(fēng)景讓徒步的人又多了幾分樂趣。
走了一路,大家來到了皂角潭和白龍?zhí)陡浇,這里有一塊平地。他們要在這里搭起帳篷,歇息一天。大家坐下,拿出各自帶的食物,放在一起分享。雖然和家中相比,這些食物顯得有些簡陋,但坐在這山水間,和朋友一起邊吃邊聊,卻有著別樣的情趣。沒有帶筷子,砍下一棵毛竹,自己削。沒有冰箱,將咖啡泡在水壺里,扔進水潭,撈起便能喝到清涼的冰鎮(zhèn)咖啡。
對于秦學(xué)軍來說,這一次出行給他帶來了一份莫大的快樂,這樣純粹的快樂,在他參加工作以后,似乎就再也沒有經(jīng)歷過。當(dāng)時,他是銀行里的一個職員,每天忙碌而充滿秩序。但在那一刻,他沒帶手機,沒帶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蔫匙,完全自由地投入到了山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