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在部分停車場發(fā)現(xiàn),不少車主在停車后,僅用車鑰匙按一下便離開,并未對車門進行檢查。其實,這樣的行為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目前,有一種信號干涉裝置,能在數(shù)十米外對車鑰匙發(fā)出的信號進行干擾。前不久,在我縣城區(qū),就發(fā)生了多起這樣的案件。
接連發(fā)生入車盜竊
車子毫發(fā)無損財物一洗而空
11月1日16時30分,楊先生停在躍龍街道北斗北路某酒店附近的小轎車失竊,被盜一塊手表;11月4日早上8時,桃源街道某銀行停車場內一輛黑色轎車的后備廂失竊,被盜一條中華煙;同日中午11時,陳先生停在某酒店附近的一輛越野車內的一個手包被盜,內有現(xiàn)金6000元和一些外幣,總價值約7000元。
面對如此頻繁的作案,躍龍派出所抽調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通過現(xiàn)場調查,民警發(fā)現(xiàn),這三起案子都有一個共同點,被盜車輛的車門和后備廂鎖都完好無損,這是怎么回事?
小偷行竊用上干擾器
警方調取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嫌疑人
民警判斷,這三輛車子應該是在車主用遙控鑰匙鎖門時,被人用電子干擾器干擾了遙控鑰匙的信號,車子的門鎖并未鎖上,竊賊等車主離開后拉門盜竊物品。民警迅速調集了周邊探頭攝錄下來的影像資料,希望通過影像資料查找到竊賊的蛛絲馬跡。
在民警的努力下,終于從影像資料中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蹤影,這是一個禿頭的中年男子,右手一直插在衣服口袋中。他在失竊車輛的車主離開車子后,趁著周邊無人,迅速拉開車門實施盜竊,得手后迅速離開。
民警判斷,這個嫌疑人的右手一直放在口袋中未拿出,可能是右手有殘疾,并且其盜竊手法比較熟練,應該是個老手,很可能有前科。
“老手”6年后重出江湖
不到一個月就被抓落網(wǎng)
通過市公安局協(xié)調,專案組民警對全省范圍內發(fā)生的用電子干擾器盜竊車內物品的案子進行了梳理,終于,從紹興市公安局諸暨分局傳來了好消息,該局曾于2007年處理過一批以類似手段實施盜竊的人員,但因為已經(jīng)過去6年,當時留下的犯罪嫌疑人的影像資料中,沒有人與出現(xiàn)在監(jiān)控視頻里的犯罪嫌疑人體貌特征相近,難道不是這批人中的某個人作的案嗎?在查找比對工作陷入僵局的時候,視頻追蹤組傳來了好消息,他們通過查看視頻,確定了犯罪嫌疑人落腳區(qū)域,正是該批人員中的一個。
原來,6名民警連續(xù)一個星期不分晝夜查看了數(shù)十個探頭的影像資料,終于從浩瀚的視頻影像資料中,將犯罪嫌疑人的行動路線給掌握了。專案組立即對嫌疑人落腳點區(qū)域范圍進行了重點布控。終于,12月15日,有群眾反映,他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體貌特征與民警正在查找的犯罪嫌疑人極為相似。
專案組迅速調集警力,前往群眾提供的地址,當場將犯罪嫌疑人阮某抓獲,并查獲阮某隨身攜帶的電子干擾器一臺,追回贓款3000元。經(jīng)審訊,阮某對利用電子干擾器多次盜竊車內物品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記者婁偉杰通訊員周國亮尤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