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爸爸,從“心”出發(fā)的真情關(guān)懷
盡管派出所工作繁忙,陳建君總抽出時間去這戶人家走走,每次都不是空手。有時帶給小姣幾本輔導書,有時帶給小建一籃水果。接觸多了,陳建君又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了。面前的小姣總是低著頭,眼神無助,不愛說話。原先,因為戶口問題沒著落,加上家庭特殊情況,小姣在人前表現(xiàn)得比較內(nèi)向,而小建則顯得過于活躍。
于是,除了家訪,陳建君又給自己新加了校訪的任務(wù),抽空就去學校了解這對姐弟的學習情況。“他經(jīng)常來我的辦公室,詢問這兩個孩子的學習情況,聽說弟弟不怎么喜歡讀書,學習成績也不好,他特地從我這里拿走了初一的試卷。”記者從姐弟倆就讀的茶院中學了解到,陳建君經(jīng)常會去看望兩個孩子。校長施宗輝告訴記者,對這兩個孩子,陳建君真是上心。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陳建君號召全所民警做這對姐弟的“警察爸爸”,幫助這家人渡過難關(guān),讓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現(xiàn)在,這群“警察爸爸”成了?。無論誰下片走訪、誰路過門口,都會進去看看。又在陳建君的影響帶動下,他周邊的同學和朋友也紛紛加入愛心隊伍,共同承擔起照顧姐弟倆的學習和生活責任。
在不斷傳遞的愛心中,這對姐弟倆也在漸漸發(fā)生變化。姐弟倆的班主任俞老師和蔡老師更是看在眼里,樂在心頭。“她的成績還行,但是偏科很嚴重。”小姣的班主任俞老師告訴記者,小姣的理科很不錯,前幾天組織的一次數(shù)學模擬考,還考了個全校第一。不過,她的文科很不好,特別是作文,總是寫不長。這影響了她的總體成績。
“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她很內(nèi)向,甚至有點自卑。平時不愛說話,也不怎么和同學聊天,和老師交流也不多。”俞老師告訴記者,戶口落實后,小姣明顯自信了很多,而且學習也更加用功了。開頭,俞老師還有些納悶,后來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警察叔叔們經(jīng)常去找她談心。知道她作文不好,買了很多作文書,給了她很大的鼓勵。
相比姐姐,弟弟的變化則更大。“這個小家伙,是個好孩子,就是不喜歡讀書,也沒啥目標,整天就知道玩。”小建的班主任蔡老師說,現(xiàn)在這個小家伙,居然有夢想了,想當警察。一問原因,才知道他有了崇拜的對象。
小建的崇拜對象不是別人,就是陳建君。記者告訴陳建君,小建長大后,也想當個警察。
“當警察,很辛苦的,像他那么淘氣怎么行,學習也得更努力一些,下回,我還得好好說說他。”說完,陳建君笑得很開心,儼然是一副慈父的模樣。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五一節(jié),陳建君還邀請小姣到他家做客,還全家總動員,陪著她逛書店、游躍龍山。這個在孤獨中長大的鄉(xiāng)下孩子,成了陽光下的主角,小姣的眼眸里也有了閃亮的光彩。
關(guān)于這對姐弟倆和這個派出所的故事,現(xiàn)在還是繼續(xù)進行時。
“只有走到群眾中去,才能真正了解群眾最需要的東西在哪里;只有主動去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只要我們用真心努力了,即使由于客觀條件辦不成,群眾也會理解。”茶院派出所所長金星說,在全所民警熱心幫助這對姐弟的共同行動中,他們付出了自己的真心,也收獲了轄區(qū)群眾對公安機關(guān)的更多信心。目前,茶院派出所就此開展了民警“大走訪”,將所有民警“趕出”辦公室,最大限度沉到群眾中去,用腳步丈量民意,讓轄區(qū)群眾真正感覺到警察就在身邊。作為所領(lǐng)導,陳建君和金星帶頭從偏遠村走起,目前足跡已遍及全鄉(xiāng)14個行政村。
走過泥樹崀,走過東騰……警察坐在百姓家里,聽東家說誰挖筍過了地界的八卦,聽西家叨叨誰圍墻太高的閑事,深挖社情民意,深挖矛盾問題。他們想要走進的,不僅是群眾的家門,更是群眾的“心門”。
【記者手記】
給兩個失去爸爸的孩子當一回“爸爸”,似乎是警察職業(yè)之外的事情。然而,面對擺在他們面前的“閑事”,他們不推不躲,勇于擔當,以群體的力量,“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的暖流就這樣交織,升華成職業(yè)之外的精神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