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桃源街道冠莊社區(qū)的朱師傅多年以來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晚上會喝上幾盅自己釀的藥酒。
不料,前幾天,在外地求學的女兒突然打電話過來,說在微信上看到藥酒不是人人都能喝,而且藥酒還不能常年服用。女兒在電話里一再囑咐,藥酒千萬不要再喝了,如果一定要喝的話必須去醫(yī)院問問醫(yī)生。老輩人都說喝藥酒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現在卻說不能喝,朱師傅很是不解。為了解開朱師傅心中的問號,記者昨天特地趕到縣中醫(yī)院,采訪了醫(yī)院的主任中醫(yī)師錢榮江。
錢榮江介紹說,從中醫(yī)角度來講,藥酒的功效一般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具有保健作用的,比如用當歸、黨參、黃芪、枸杞泡成;一類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如用當歸、紅花、三七等泡成;另外還有一類則是具有祛風濕作用的,如蛇酒等。
“藥酒的功效雖然很多,但也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喝!卞X榮江說選用藥酒應根據自己的體質決定,最好事先經過中醫(yī)師的診斷,了解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藥酒進補,“比如脾臟虛弱、肝腎陰虛、神經衰弱的人宜選用滋補類藥酒,如五味子酒、十全大補酒、人參酒等;風寒者應飲活血化瘀類藥酒!
錢榮江還特別提醒,服用藥酒要根據個人對酒的耐受力,一般每次服用20-30毫升,晚上飲一次為宜,或者依病情及所用藥酒的性質、濃度而調整。如果遇到感冒、發(fā)燒、咽喉痛及氣管炎等情況應及時停服,“與過量服用白酒不同,大量服用藥酒的后果與過量服用藥品相同,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另外,患有濕熱癥的人群、肝病、心臟病、高血壓、冠心病、中風、嚴重胃病患者以及孕婦、乳母、準備懷孕的夫婦等都不宜喝藥酒。
“在藥酒的材料選擇上,最好找醫(yī)生開方抓藥,找對適合自己的藥材。”錢榮江說,有些草藥需要經過特殊泡制才能去除毒性,如川烏、草烏等。藥酒的泡制應在專業(yè)中藥師指導下進行配制,飲用時也不能一次喝太多,且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藥酒的適應性也不同。因此,自制藥酒及飲用藥酒必須講科學,避免走入誤區(qū)。
還有不少人認為,酒越陳越好,往往從前一年就開始泡今年用的藥酒。其實,如果室溫在20℃左右,藥材浸泡的時間大多應為15-30天。而炎熱的夏季一般5-7天就行了。
此外,浸泡的時間主要和藥材的質地有關,堅硬、貴重藥材需要時間更長,有的甚至要2個月左右。如枸杞泡酒后如果發(fā)現酒顏色變紅,說明藥效已經出來了;如果是動物類的藥材如海馬、蛤蚧等,泡制的時間需要更長,但由于它們帶菌可能更多,泡好后更應盡快喝完。
一般來說,藥酒泡制超過一個月后如果藥材沒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藥物的溶解度,還會造成藥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損失藥效。如果泡制的時間太長,酒精揮發(fā)后抑菌作用會降低,泡太久的藥材也可能霉變。有些霉變不能目測到,喝下變質的藥酒會對胃腸及肝臟造成損傷。如果喝藥酒后出現臉紅、頭暈、嘔吐、心跳過速等情況,應盡快就醫(yī)。
(記者潘旭婷通訊員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