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章先生打電話給百姓事馬上辦,說希望報紙能表揚一下103路的公交司機陳斌。他說,他母親因為接送孫子,經(jīng)常要坐公交車。每次他回家的時候,總能聽到母親稱贊陳師傅怎么怎么好,其中說了一個細節(jié):陳師傅在坐公交車時,車上有一位老大爺坐錯方向,他沒有當班,卻主動下車陪大爺?shù)今R路對面等公交車,直到把大爺送上車自己才離開。
要求表揚陳師傅的電話,筆者已經(jīng)接到過不止一次了。一名普通的公交司機何以能得到乘客的交口稱贊?首先就在于他的細心。每當有老、弱、病、殘乘客上車時,陳師傅總會耐心提醒他們慢點,要注意安全。在為數(shù)不多的幾次坐公交經(jīng)歷中,筆者有幸坐過陳師傅開的103路公交車。筆者當時抱著女兒,上車后,陳師傅沒有急著開車,而是等筆者坐穩(wěn)后再開動。下車時,他主動提醒筆者不要著急,慢慢來。見慣了司機不耐煩的表情,陳師傅的細心讓筆者印象深刻。其次是在于他的堅持。不同于其他公交司機為了應付檢查的一陣風行為,陳師傅自進入公交隊伍以來,始終將乘客放在第一位,一如既往地堅持熱情對待每一名乘客。最后就在于他的敬業(yè)。陳師傅每次出車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發(fā)動機、輪胎等部件全面檢查一遍,確保車輛管理和使用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后,才將車緩緩開出運營。如果沒有一顆敬業(yè)愛崗的心,沒有對職業(yè)的熱愛,沒有對乘客的熱愛,是不可能有這么高的工作熱情的。
潤物細無聲,小事件體現(xiàn)出大道德。相比于那些救人壯舉,陳師傅做的這些事很微小,小到你不仔細觀察就看不到,不是親身感受就沒辦法體會。但是他的好卻讓所有坐過他車的乘客念念不忘,感動于心。套用章先生的話,他母親算不得是一個好相與的人,能得她稱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陳師傅就是其中一個。在他看來,能讓他母親說好的人,那就肯定不是一般的好了。這話或許有些偏頗,但是作為一名公交司機,陳師傅無疑是成功的,最起碼他俘獲了乘客的心,讓所有坐過他車的人都對他稱贊有加,從而喜歡上坐他的車。試想如果我縣各行各業(yè)的人都能像陳師傅一樣愛崗敬業(yè),何愁經(jīng)濟不發(fā)展,社會不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