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許多人搞收藏,總是感覺收不到好東西。一方面,收藏與收藏者的眼光和財力息息相關(guān),另一方面,收藏這門行當還要講究一個緣字。
寧海本地太師椅
在縣收藏家協(xié)會會長厲志宏的家里,有一對乾隆時期的寧海本地太師椅。這對太師椅品相完整,木工、雕工均是出神入化。更難得的是,這對椅子皮殼包漿一流。古玩行說器物總說包漿,可見包漿對于古物的重要性。包漿是歲月空氣氧化和人為使用撫摩共同形成的產(chǎn)物,現(xiàn)在盡管古物作假層出不窮,唯獨自然的包漿無法做出。
本地窗前椅
應敏明說好的椅子難尋,成對的就更是難得。厲志宏所收藏的這對椅子,便是體現(xiàn)了收藏的一個緣字。2005年的一天,厲志宏打電話給應敏明,說自己收藏到了一件絕品太師椅,讓他去欣賞。應敏明便過去和厲志宏一起將這把剛收來的老椅進行清洗。經(jīng)過一番仔細的清洗,退去灰泥,太師椅的本色流露了出來。只見老漆亮堂,李白醉酒的雕刻躍然背上,是把經(jīng)典老椅。唯一可惜的是單把,古時大戶人家太師椅最少四把一堂,這套太師椅的同伴早已不知飄散到何處。人有生死離別,幾百年的舊物也是如此。
就這樣,一年后的一天,應敏明去一家明清家具店看東西,見這家主人剛從一市山里農(nóng)村收來一把形制工藝一流的清中期太師椅。看著這把太師椅,應敏明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想來想去,他突然就想到了厲志宏的那把李白醉酒。這把太師椅和那一把很有可能便是一對。不僅形制像,背雕也是相似題材,這把椅子的背上雕的是米芾拜石。當即,應敏明便給厲志宏打了電話。厲志宏聽到后馬上趕來,確認此椅的確與自己所藏一把成對。就這樣,相隔一年,兩把乾隆年制寧海太師椅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地完成了一次有趣的重逢,也成了收藏界的一段佳話。
像這樣的事情,在收藏這個行當并不少見,物緣這個事情說不清道不明,可它卻的確存在,而這無疑也成了收藏的樂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