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曾幾何時,寧海的紅妝家具也曾和它的色調一樣紅極一時,應敏明也收藏過不少的紅妝家具。讓他至今頗為遺憾的是,在紅妝家具的收藏過程中,他曾錯失過一張極為精彩的朱金拔步床。
有一次,一位古家具商通知應敏明,他剛收到了一張好床。應敏明急匆匆地趕過去,床還沒有從車上卸下來,滿滿一車都是這張床的零件。應敏明第一眼便看見了這張床的屏風,朱紅軟條,中嵌朱金大花板。這一眼讓他斷定這是一張難得的好床。費了一些功夫,床從車上卸下,在院子里豎起來。一豎起來,更把應敏明震住了。這張床實在是氣勢恢宏。較一般床高大許多,屏風和前床窗均為朱花軟條嵌朱金花板,床楣雙道工,上道七塊花板,下道三道朱金滿雕檐口,床罩檐上又是朱金滿工七道。老收藏都知道,一張朱金拔步床,只要屏風好、床楣好,罩檐好、就一定是好床。這張大床無疑是寧海朱金拔步床中的絕品。但最可惜的是,這張床的花板上所雕刻的西廂記才子佳人故事,因為文革破四舊,人物的人頭均被鏟平。因為雕刻殘缺,當時寧海又沒有能修復雕刻的人才,思考再三,應敏明還是放棄了這張床。讓他沒想到的是,日后,這張床竟然被幾位工匠修復,并被上海一位收藏家收購。這位收藏家極為珍愛這張床,逢人便夸,說電影明星成龍從東洋購進的一張價值380萬元的朱金拔步床,還不及他這張寧海清中期朱金拔步大床。
紅櫥的罩檐
除了床,寧海紅妝家具里最有名的便是朱紅大櫥,尤其是上海人,更是喜歡,他們還親昵地稱其為“紅太陽”。當年,上?蜕虂韺幒YI舊家具,總是會問,最近有好的“紅太陽”否?那時,寧海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紅櫥。明清家具商人每天都能拉來一車又一車的紅櫥。當年上海、慈溪、余姚等地的藏家都會到寧海來進貨。
但寧海紅櫥盡管多,但終歸普貨多,精品少。應敏明的一個朋友當年曾收來過幾口絕品紅櫥,罩檐有十幾道,門框兩邊的泥金堆塑幾乎拖到底了。這讓應敏明羨慕不已,他也一直想擁有一口朋友那樣的精品紅櫥。經過一番打聽,他了解到,罩檐七道以上、門框邊泥金堆塑三道以上、有刻花銅件配置的紅櫥,寧海共有四口,其中力洋糧站旁一口,城關小商品市場旁有一口,梅林方橋一中醫(yī)世家有一口,深甽本地有一口。但這四戶人家均是家境殷實,且有文化傳承,個個都把家里這口紅櫥當成傳家寶,因此無論應敏明如何磨破嘴皮,都無法如愿。特別是深甽的那戶人家,他去了六七次,但主人均拒絕他的購買要求,后來,看看實在無望,他也便放棄了購買的念頭。
前些日子,應敏明去寧波拜訪甬式家具收藏家吳圣東先生,意外地看到深甽那口自己買了幾年都沒成功的泥金堆塑紅櫥,竟陳列在他的展廳里,大感意外。打聽之下,不免唏噓。原來吳圣東也一直想買這口紅櫥,但主人也是一直未曾答應。后來,主人給這口紅櫥移了位,結果每天照著太陽,朱紅居然翻了白,品相差了許多。加上幾根罩檐被小外孫弄壞了,這才有了賣櫥的念頭。正好此時,吳圣東前去,將價格談妥。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話是應敏明在總結這口紅櫥時所說的。但失望歸失望,他還是愿意相信,好的藏品并非只是一件物,在人們尋找它的同時,它也在尋找。好的藏品總是會尋尋覓覓地尋到最合適它的主人。
應敏明覺得,這才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