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土土的名字,富富的地盤。這就是寧海城區(qū)的黃泥山崗別墅區(qū)。丁易先生領(lǐng)我前去拜訪主人徐天坤時,還提前下車,說是要主人先把那條看家的大狗給吊住……那氣勢真有點“嗨”。
也許是暮色蒼黃時分,感覺是闖入了蘇州園林。小橋,流水,假山,池沼,兩個人影在池沼邊疏疏近近,看來談得很起勁。湊近一看,原來他們是在看池里的錦鯉。好家伙,起碼有上百條吧,分成幾隊,在燈光下金燦輝煌,流光溢彩……一個商人和一個文人在聊這些魚兒快不快活的事。我說,你們都不是魚,怎么能聊得明白?不如早點喝茶……于是,他們便結(jié)束了爭論,領(lǐng)我入茶室。
徐先生家的茶室茶柜
在我眼中,徐天坤的茶室應(yīng)該是那種氣派的中式仿古茶室。茶室在別墅的東南面,約二十多平方米。窗外就是那石橋和橋下的不知是不是快樂的錦鯉們……一張碩大不規(guī)則的茶桌是花梨木材質(zhì)的,已經(jīng)置辦十多年了。
十多年是哪一年?徐先生說是2003年。難道那時就有家庭茶室的概念嗎?徐先生說也是巧合。當(dāng)時在福建一帶做生意,去生意伙伴家里小聚,發(fā)現(xiàn)他們招待的都是講究的“功夫茶”,心下很羨慕,暗暗也想在家里模仿一個。于是在這里建造別墅的時候,就專門設(shè)計了這間茶室。
鎏金嵌木的專用茶柜,素雅禪意的書法條幅,點染寫意的山水國畫。茶桌上是宜興的紫砂茶壺,青瓷的蓋碗,火爐上的玻璃茶壺咕咕地響著,一股股沁人心肺的茶香飄散著,真有一番“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的意境。
一旁的丁易先生偷偷告訴我,徐總茶室收集的茶葉起碼有上百種。徐先生聽見了微微笑著,也沒“謙虛”,還欣欣然“掏”出了幾樣罕見的茶葉讓我開眼界。其中有包來自英國的印有“MARCO POLO”(馬可·波羅)茶葉。徐先生說:“當(dāng)然,全世界最普及最上品的還是中國茶葉,但國外也有不少好茶葉。”
聊到家庭茶室的話題,徐先生毫不吝嗇地與我們分享了他的收獲:“以前交友談生意的方式大多是飯局和棋牌室,既浪費又傷精神,酒一大,還把生意給耽誤了。改到茶室后,心靜了,氣和了,氣氛特別溫馨,交談非常溫和,一面喝茶,一面聊天,不知不覺把心的距離靠近了,生意也做成了。當(dāng)然,隱性的好處就更多——身體健了,心態(tài)好了,朋友多了,茶知識增長了,事業(yè)更發(fā)展了……”現(xiàn)在,他還購置了一套紅木茶幾,放在公司,一有客戶,就在公司喝茶,還強調(diào)說:“公司設(shè)茶室,幾乎是寧海所有公司的風(fēng)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