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后的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不斷有一輛又一輛的垃圾清運車進出,記者在填埋區(qū)看到,整個山谷不僅被垃圾填成了山包,更是日益長高的“垃圾山”!鞍凑漳壳懊刻600噸的垃圾填埋量,今年年底這里就將被填滿。”縣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處處長陳敏志告訴記者。
據(jù)介紹,占地約10.8萬平方米的填埋場從2003年開始投用,相當于7個400米標準操場的面積。庫區(qū)容量為170萬立方米,設計使用年限15—20年。啟用時每天垃圾處理量約為200噸,2014年達到每日約576.6噸,今年以來,日均垃圾處理量又增長到600噸左右。目前填埋場剩下的填埋空間非常有限,已提前逼近使用年限。
填埋場飽和后,我們每天產生的600噸垃圾將去哪兒?而近年來,全縣的生活垃圾正以5%—7%的速度逐年遞增。從填埋場出來后,記者走訪了我縣生活垃圾的消納過程,設想生活垃圾不能處理后的情況。
我縣生活垃圾末端處理是衛(wèi)生填埋,實行城鄉(xiāng)生活垃圾一體化管理后,縣內各個中轉站的垃圾都運到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在清運車到達填埋場并進行稱重后,就駛入距離進口約一公里處的填埋區(qū)傾倒!懊刻爝M場的垃圾都要經過稱重、傾卸、推平、壓實、覆土等一系列處理。填埋區(qū)用專用的覆膜覆蓋,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臭氣揮發(fā),滅殺蟲卵,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雨水流入。每天產生的滲濾液通過滲濾液處理站進行生化處理!毙l(wèi)生填埋場場長宋鑫云在采訪中說道,“當垃圾填埋達到填埋設計高度時,就只能退役,而這里則將封場。這里封場的話,垃圾就只能退回給各個垃圾中轉站!
中轉站可謂是收集垃圾的重要節(jié)點。據(jù)了解,我縣共26座生活垃圾中轉站,其中城區(qū)有13座。記者也于近日走訪了城西中轉站,這里是我縣普遍使用的自動升降壓縮式垃圾站之一。站內共有兩個下沉式的垃圾倉,上方可看到壓縮機器。“壓縮后的垃圾體積會減小一半以上,壓縮產生的污水排入污水管網。倉內的垃圾壓縮后,一輛5噸的垃圾清運車可以運完,一天需要五六次清運。”中轉站負責人潘世波向記者介紹,“填埋場滿了的話,我們這里的垃圾一天內就要被擠爆了,不能再接受各個垃圾回收點收上來的垃圾。”
垃圾處理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各個生活區(qū)的垃圾桶了。隨著一輛載著8箱橘黃色垃圾桶的直運車駛進城西中轉站,部分城西市民的生活垃圾就聚到了一起。一位運輸垃圾桶的李師傅向記者介紹,如果每天稍有耽擱回收時間,當?shù)氐睦熬蜁䴘M出來,春節(jié)期間就出現(xiàn)許多垃圾“爆桶”的現(xiàn)象,而且近年來每天的傾倒次數(shù)也逐漸增加!叭绻h生活垃圾填埋場飽和,中轉站無法工作,那么我們也無法回收垃圾,寧海的大街小巷就會被垃圾包圍!崩顜煾嫡f,“到處垃圾成堆臭烘烘,蒼蠅蚊蟲成群亂飛,這樣的生活想想就比較可怕。”
的確,如果不能科學合理地處理生活垃圾,“垃圾圍城”并不只是傳言,而會真正地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記者胡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