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由40多人組成的毛嶼港綜合治理工程施工隊,在“燦鴻”臺風來臨前連續(xù)作戰(zhàn)27個小時,堵住圍堰缺口,為三門灣毛嶼港流域筑起一道防洪排澇屏障,全面保障周邊村民和田地的安全。帶領這支施工隊的就是江河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莫森良,他不計得失、不畏風險,將工程質量和百姓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臺風過去已有五六天了,莫森良還未從緊張的防臺搶險工作中緩過神來,帶著重重的黑眼圈,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這次臺風來得太急,內圍堰還剩下100米缺口沒堵上。一旦洪水進來,周邊的4萬村民和4萬畝農(nóng)田將直接受災,還可能會影響到更遠的地方!钡徽劦綋屝薰こ痰闹匾裕加譁喩沓錆M了能量。
“原計劃在7月15日主汛期前完成整個內圍堰項目,但是提前到來的臺風,打亂了所有計劃。”毛嶼港綜合治理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主任任清達說道。內圍堰搶修工程所需要的拉森鋼板樁是一種特制鋼,需要提前預訂才能買得到。但受個別施工條件影響,搶修方案一時還確定不了,材料采購款也沒有著落!皳屝奕蝿枕樌瓿勺钪匾X我先墊著好了!蔽吹热吻暹_開口,莫森良就自己墊資1100萬元,從各地調來近千根鋼板樁。除此之外,他還儲備好3.5萬方土石方,通過20多輛裝卸車陸續(xù)運進工地,準備隨時開工。
“大家一起努力完成這次搶修,全面保障老百姓的安全!9日下午3時,在莫森良一聲令下,內圍堰搶修攻堅戰(zhàn)正式打響,所有施工人員擰成一股繩,投入到緊張的戰(zhàn)斗中。
正常情況下,完成單排100米圍堰需要6天時間,但距離預報的臺風到達時間僅剩下三十幾個小時。情況緊急,莫森良通過自己的人脈,向紹興公司調派了一臺打樁機,現(xiàn)場三臺打樁機同時進行。
打樁是一項技術活,樁機工人和地面上的工人必須密切配合,將懸著的鋼板矯正位置打入泥層,并人工將每一條鋼板樁的鎖口相連,才能嚴絲合縫,達到防滲水效果。
風雨越大,這種精細操作困難度越高,高空作業(yè)危險性也越大,莫森良更是寸步不離地在現(xiàn)場指揮。直至10日深夜,最后一根拉森鋼板樁打入泥土,毛嶼港內圍堰搶修工程順利完成,歷時27個小時。這期間,莫森良一步都沒有離開工地,站得雙腳都發(fā)腫了。在防臺搶險過程中,莫森良一心撲在工程質量和百姓安全上,無暇顧及項目部的辦公設備安全,致使財產(chǎn)損失180萬元。
(記者陳丹萍通訊員董新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