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皇山,古稱“桐柏山”,在縣城西11.4公里的前童鎮(zhèn)北部,西接大門山,東連岵岫嶺、峰山,南為大紅山,主峰海拔768米。崇禎《寧?h志》作梁王山,載有“舊傳梁太清(547-550)末侯景作亂,陳霸先兵起,有王子避于此,故名”。后又訛作梁皇山。
日前,縣徐霞客研究會組織部分會員去梁皇山采風,我也被邀參加。我是第一次去梁皇山,一切都感到新奇。在梁皇山旅游開發(fā)公司辦公大樓前,首先瞻仰了游圣徐霞客的塑像。遠眺東面山間,有瀑布從山腰處飛流直下,瀑聲如雷。我遂問周明禮老師:這叫什么瀑布?周老師說:“人造的浙東懸空大瀑布!蔽腋械剑喝硕▌偬欤诖藨灹。
隨后,我跟團隊一道,登梁皇山徐霞客古道的靈峰谷。來到三元潭,水色深綠,天光嵐影,盡映潭中。為什么稱三元潭呢?我想可能與科舉有關吧!古代科舉分三級,即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這三試的第一名,稱解元、會元、狀元。有連中三元之說,這潭名可能由此而來。
徐霞客在《游記》中說:“至梁隍山,聞此地於菟夾道,月傷數(shù)人!鄙街杏幸惶,水色澄湛,名圣險潭。傳當時徐霞客來到此潭,正想找水喝,遇上老虎,向他撲來,恰巧有觀音騰云駕霧來到,見此情景,大喝一聲:“畜生切莫胡來!”拿出佛塵一掃,老虎被掃到另一個山岙,游圣脫險,故名“圣險潭”。
胭脂潭,名字好雅啊。傳說是梁宣帝王妃帶發(fā)修行,在此潭常沐浴而得名。后來王妃成“龍圣”了,大旱天,人們到該潭求雨,有求必應解旱情,更增加了胭脂潭的魅力。
走到孔雀潭,就感覺水霧彌漫,涼風撲面。在嘩嘩的瀑布聲中,崖壁果真像一只孔雀開屏,水花在懸崖翩翩起舞。它雖不及雁蕩山大龍湫、廬山香爐峰的瀑布高大,卻奇景迭出,令人留戀。又沿山谷往下走,便看到了彩虹瀑,瀑布不甚高,急流從懸崖上飛落,有如彩虹橫空。由于水和光的相互作用,可以看到一道彩虹,瑰麗、鮮艷,而且隨著太陽照射角度的改變,彩虹會不斷變換位置,令人嘆為觀止。
七仙飛瀑,我觀后稱它是三折瀑,也頗引人入勝。同一水流,歷經(jīng)三處懸崖,形成了上、中、下三個飛瀑,而且各有特色,確屬罕見。上折瀑在最上層,它在懸崖峭壁間,從懸崖之巔直瀉而下,高有數(shù)十米,十分奇麗。中折瀑在一圓形的洞中,瀑布從洞頂?shù),珠飛玉濺,形成一層薄薄的珠簾。陽光照射到水珠上,五彩繽紛。下折瀑從幾十米高的石壁傾跌而下,直注深潭,聲喧天地?偟目矗偎w雪迸珠,從嵯峨亂石上流下,一動一靜,妙不可言。
來到百類聽經(jīng)的地方,從近處能看到人造的浙東懸空大瀑布。該瀑布從虎跳水庫引水,山腰間鋪設一條管道,管道一路繞山彎而伸延,到了瀑布口子時,水流被撕碎,重重地丟下懸崖,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氣勢,排山倒海,聲震天地。因落差之高,有300多米,瀑面橫闊數(shù)十米,勢甚雄勵。比之天臺石梁瀑布,有過之而無不及矣。這真是:
云煙雨雪銀河虹,玉塵冰觳珠簾攏。
萬象變幻哪足比,若涉擬議皆人工。
清代葉桐封游梁皇山后,描繪過自然風光,寫有《梁皇山吊詩》贊曰:
天臺西來一脈蜿蜒,
青峰插碧天,
不獨皇愛我亦愛,
風景樂無邊。
我游后也有同感。梁皇山真是“皇愛我亦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