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林再娟:助人為樂是我愿
56歲的林再娟是大佳何一家鐘表店的店主。她為人熱情,性格豪爽,從事鐘表修理行業(yè)已經(jīng)40年了,縣五好經(jīng)營戶、縣先進(jìn)個體戶的牌牌匾匾掛滿了整面墻壁。她技藝精湛,更兼樂于助人,記者在大佳何一帶打聽,“林再娟鐘表店”確實廣有名聲。
關(guān)照孤寡
過去,鐘表擦一次油,收費5角,換一個自來柄,收費1元。直到2000年以后,才慢慢漲到5元、10元。因此,修理鐘表,是個技術(shù)要求高卻賺不了大錢的行業(yè)。林再娟靠著“跌倒握把泥”的勁頭,勤做苦攢20年,到1998年才在大佳何擁有了自己的一間街面屋。
盡管賺錢不容易,林再娟對公益事業(yè)卻很上心,岙潘村老年協(xié)會成立,她送去一只大掛鐘;鎮(zhèn)敬老院在胡家村開張,她又送去一只大坐鐘;漲坑村老年協(xié)會掛牌,她又送上4000元的紅包……
馮家村有個老太叫蔣仙鳳,無子女,丈夫早逝。雖然排起來是林再娟的遠(yuǎn)房姨娘,但平素很少來往。10多年前,林再娟偶然聽說蔣老太被車撞了,無人照顧!她“好管閑賬”的心被點燃了,馬上和丈夫徐建清關(guān)了店門,趕到醫(yī)院,服侍蔣老太。由于每天要跑寧海第一醫(yī)院端茶送飯,徐建清還專門買了一輛“尼桑”兩廂車,上城下鄉(xiāng)。
不想,此后10多年,這輛“尼桑”成了蔣老太的“專車”,因為蔣老太有10多種毛病,大的如腦溢血,小的像手骨、腳骨跌傷是三天兩頭的事。蔣老太生病時,林再娟往大佳何衛(wèi)生院、寧海第一醫(yī)院奔,遞茶喂飯;蔣老太出院后,林再娟往馮家村奔,為蔣老太家洗洗刷刷,都要用到這輛車。一直服侍到蔣老太82歲過世,林再娟又為她料理喪事。但蔣老太的遺產(chǎn),她分文不取,而是全部歸村里。她對記者說:我為她養(yǎng)老送終,不是想什么遺產(chǎn),蔣老太也沒幾個錢,而是為了“做人的本分”!
蔣老太是帶著人間的溫暖走的。大佳何鎮(zhèn)干部吳志連說:林再娟服侍孤寡老人的事跡,確實令人感動,值得大力褒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