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wǎng)訊
陽光
李商隱說過:“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惫苤僬f過:“惰而奢則貧,力而儉則富。”從中我們不難明白國家與民族、個人與家庭興衰貧富的道理。
回顧歷史,一些曾經(jīng)在戰(zhàn)場上所向無敵的軍隊,后來由于沾染上驕奢淫逸的腐朽風氣,結(jié)果走向窮途末路的屢見不鮮。李自成的大順軍,勇猛無敵,屢戰(zhàn)屢勝,但進城后卻耽于享樂、沉湎于酒色,很快變得不堪一擊;清朝的八旗子弟,打江山時剽悍勇敢,以一當十,勝利后,居功自傲,驕奢淫逸,沉溺于歌舞升平之中,最后幾乎變成了連自己都養(yǎng)活不了的廢人,更不要說上陣打仗了。所以,堅持艱苦奮斗、反對驕奢淫逸,不僅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軍事、政治意義。
再進一步深入思考,“成由勤儉敗由奢”,也關系著我們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利鈍成敗。綜觀華夏歷史,秦穆公信奉“以儉得之,以奢失之”的思想,勤儉治國,為秦的強大乃至后來統(tǒng)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漢文帝崇尚勤儉,力戒奢侈,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文景之治”。反之,商紂王奢侈無度,酒池肉林,日夜尋歡作樂,很快就斷送了商湯的江山。隋煬帝奢侈腐化,大興土木、廣建園林,過著紙醉金迷的墮落生活,最終國破人亡。唐玄宗沉溺酒色,迷戀玩樂,“緩歌曼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致使國政混亂,激起“安史之亂”,葬送了花團錦簇的一代盛唐。這樣的教訓可謂多矣!
如今,我們時代進步了,經(jīng)濟發(fā)展了,國家和人民都富裕了,但“成由勤儉敗由奢”的教訓不能忘。要知道,我們還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有很多人還沒有擺脫貧困,與發(fā)達國家比起來,我們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國家如此,家庭、個人也如此。為什么說“富不過三代”,因為第一代創(chuàng)富,第二代守富,到了第三代,就養(yǎng)成了“奢”的習慣,開始“敗富”了。我們當汲取歷史上血的教訓,戒驕戒奢,勵精圖治,艱苦創(chuàng)業(yè),建設國富民強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