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滿手捧自產的鐵觀音茶葉,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寧海新聞網訊 鐵觀音主要產于福建安溪一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近年來風靡茶界,受到消費者的熱捧。令寧海茶葉消費者興奮的是,深甽大里村茶農王林滿經過四年時間的學習實踐,生產出了寧海地產的“鐵觀音”。10月8日,國慶上班第一天,記者趕赴大里一探究竟。
見到王林滿時,他正在自己的茶場加工鐵觀音。茶場里,幫工的婦女們把從山上剪下來的茶葉倒在院子里進行晾曬。記者發(fā)現(xiàn),這茶葉跟平時見到的綠茶差異很大,綠茶外形細嫩挺秀,而鐵觀音茶葉比較肥大,如同樹葉一般?匆娪浾叩囊苫,王林滿笑呵呵地說:“那是因為綠茶跟鐵觀音的茶樹品種不一樣,所以茶葉外形也不相同!背送庑蔚牟町,更重要的是,鐵觀音生產技術與綠茶也存在著巨大差異,這也是讓王林滿最頭痛,付出精力最多的一塊。
王林滿今年54歲,是寧海的老茶農了,1978年高中畢業(yè)后,當時村里的生產隊安排他去經營茶業(yè)。30多年來,他一直從事著綠茶生產。萌生生產鐵觀音的想法源自于一個在農業(yè)領域工作的朋友的建議。朋友告訴他,寧海綠茶品牌以望海茶和望府茶為主,其他零散茶農要想做出自己的品牌很難。同時,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喝鐵觀音,而寧海還沒有生產鐵觀音的茶農,如果你能夠掌握鐵觀音的生產技術,就能開辟出茶葉生產的一條新道路。聽了朋友的分析后,王林滿又與其他同行進行了交談,這個想法得到了肯定,更是激勵了他學習鐵觀音生產技術的決心。2007年,通過朋友的介紹,王林滿來到了福建安溪,這一年他正好50歲,在知天命這一年重新開始創(chuàng)業(yè),王林滿心里感慨頗多:“自己這一輩子都在跟茶葉打交道,如果能夠學成,也算是對寧海茶業(yè)發(fā)展作出自己的一點貢獻了!痹诎蚕,50歲的王林滿如同剛出道的小伙子一樣,從一個學徒開始做起,在生產鐵觀音的各個技術崗位上流轉,虛心向當地的師傅討教,力圖掌握各項技術。
在茶場,王林滿一邊向記者介紹鐵觀音的生產技術,一邊講述他的學徒生涯。“鐵觀音生產技術非常講究經驗,有時候看著很簡單,但是自己操作的時候,往往就是火候到不了。就曬青這一環(huán)節(jié),你看著簡單,就是把茶葉放在院子里曬,但曬到什么光景,完全靠經驗,沒有具體時間可以參照!蓖趿譂M指著院子里的茶葉說。起初,他看著老師傅抓起一把茶葉聞聞,自己也跟著抓一把聞聞,但根本摸不著門道,后來通過不斷的總結,才得出自己的經驗!昂芏嘟涷灦际菑氖≈械脕淼摹!蓖趿譂M說:“學習了一年后,我就回到家里自己嘗試著做,結果失敗了,第二年再去學,回來再做,又失敗,又去學習,這樣反反復復到了今年,才基本上掌握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技術,積累了生產經驗!
四年的學習實踐,王林滿付出頗多,收獲也頗多。今年,他的一些老顧客聽說他生產出了鐵觀音,紛紛慕名前來購買,并且給了比較高的評價,讓王林滿高興不已。他告訴記者,去年,他從福建引進了優(yōu)良的鐵觀音品種,種植了10畝鐵觀音和5畝金觀音,等全部產出后,他就要擴大生產了。“當然,我還要再去福建學習技藝,等技藝提高了,鐵觀音新品種種成功了,寧海的鐵觀音就更好喝了。”說起自己的計劃,王林滿充滿干勁。(記者王銀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