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回首新中國成立六十余年的歷史,一批又一批的勞動模范在不同時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身上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品質和時代精神,影響了幾代人的人生追求。王進喜、時傳祥、孟泰、李素麗、申紀蘭……這些耳熟能詳?shù)拿只仨懼两,讓“勞動光榮”、“勞動萬歲”永遠成為時代強音。

孟泰:工業(yè)戰(zhàn)線的老英雄
孟泰,遼寧省鞍鋼煉鐵廠工人,曾任該廠副廠長。他于1950年、1956年、1959年多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曾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孟泰精神”在鞍鋼產生了深遠影響。“高爐衛(wèi)士”、勞動英雄,這是孟泰留給世人最鮮明的形象。 >>>詳細

時傳祥:“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凈”的掏糞工人
時傳祥,北京市崇文區(qū)清潔隊工人。他以“一人臟換來萬人凈”,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尊敬,并因此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光榮稱號。他用一顆樸實的心記住了一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一部分。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苦為樂,不分分內分外。時傳祥1975年病逝,終年60歲。去世之前他還反復叮囑,讓兒子繼承父志,也當一名稱職的環(huán)衛(wèi)工人。 >>>詳細

王進喜:“鐵人”耀中華
王進喜,石油會戰(zhàn)初期被譽為“鐵人”,是大慶人的杰出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zhàn)士。他率領1205鉆井隊艱苦創(chuàng)業(yè),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并創(chuàng)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鉆井紀錄,展現(xiàn)了大慶石油工人的氣概,為我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中國工業(yè)戰(zhàn)線的一面旗幟。他留下的“鐵人精神”、“大慶精神”,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寶貴財富。 >>>詳細

王崇倫:走在時間前面的人
王崇倫在鞍鋼建設初期,爭時間、搶速度,積極進行技術革新創(chuàng)造。1951年至1953年,他改進了8種工具,提高工效5至10倍。他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萬能工具胎”一年完成原來4年的工作量,他也因此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 >>>詳細

張秉貴:“一抓準”“一口清”
“燕京第九景”,是首都人民群眾對張秉貴售貨藝術的美譽。全國著名勞動模范張秉貴生前是北京市百貨大樓售貨員。他在平凡的售貨員崗位上練就了令人稱奇的“一抓準”“一口清”技藝和“一團火”的服務精神,成為新中國商業(yè)戰(zhàn)線上的一面旗幟。 >>>詳細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和帶頭人,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yè)科學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多年來,他致力于水稻雜交優(yōu)勢利用研究,取得多項世界級和國家級科研成果,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詳細

史來賀:農民致富帶頭人
史來賀,作為一名普通的村黨支部書記,中共中央組織部曾把他的名字與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錢學森列在一起,是群眾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優(yōu)秀代表。史來賀曾任新鄉(xiāng)劉莊黨總支書記。他帶領全村干部、群眾艱苦創(chuàng)業(yè),先后建起造紙、機械、食品、制藥等14個村辦企業(yè),走上了以農業(yè)為基礎,以高科技醫(yī)藥工業(yè)為龍頭帶動各業(yè)發(fā)展的軌道。職工村民享受上學、住房等10多項免費福利,住上集體統(tǒng)一建的新村樓房,人均住房35平方米。 >>>詳細

常香玉:現(xiàn)代豫劇一代宗師
從義演捐獻飛機到投身扶危濟困公益事業(yè),再到籌資設立“香玉杯”獎掖豫劇后人,她愛國愛民的高尚情懷和演戲先做好人的藝德,永遠馨香撲面。從藝70年,常香玉把對豫劇藝術永無止境的追求當作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個鄉(xiāng)間小戲成為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不僅唱遍黃河兩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了國門,擁有億萬觀眾和戲迷。 >>>詳細

吳仁寶:“天下第一村”老書記
吳仁寶是江蘇省華西村的原黨委書記。幾十年來,他帶領華西農民堅持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條具有華西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從昔日人人窮得沒飯吃,到今天家家住別墅、戶戶有汽車、人均存款超百萬元,華西村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村”,創(chuàng)造了中國農村多項“第一”,他也被人們譽為“農民思想家”“中國農民第一人”。 >>>詳細

資料圖片:在西溝教育基地里展出的申紀蘭第一至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歷程(2009年7月20日攝)。 新華社發(fā)
申紀蘭:“傳奇”農民
申紀蘭,當年她曾以驚人膽識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她和西溝人一起,在寸草不長的荒山亂灘上造林辟田,把西溝變成了一方寶地,還把“西溝精神”留給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從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到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她是全國唯一的一位從第一屆連任到第十一屆的全國人大代表,被國際友人稱為資格最老的“國會議員”。 >>>詳細

李素麗:為人民服務沒有終點站
從19歲成為一名售票員那天起,幾十年來,李素麗始終努力踐行“一心為乘客,服務最光榮”的工作理念,真心實意以服務工作為榮,任勞任怨,恪盡職守,用真情架起了一座與乘客相互理解的橋梁,把微笑送給四面八方,被廣大群眾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 >>>詳細

許振超:新時期優(yōu)秀產業(yè)工人
30多年來,許振超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練就了“一鉤準”、“一鉤凈”、“無聲響操作”等絕活,并模范地帶出了“王嘯飛燕”、“顯新穿針”、“劉洋神繩”等一大批具有社會影響的工作品牌。他帶領團隊先后8次刷新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振超效率”名揚四海,“10小時保班”服務品牌享譽世界航運市場。他是一位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充分掌握現(xiàn)代技能的新時期優(yōu)秀產業(yè)工人。 >>>詳細

徐虎:“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
黑框眼鏡透出謙遜和藹的目光,布滿老繭的雙手總能化解生活難題……這是全國勞動模范、共產黨員徐虎用一生銘刻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徐虎在水電修理工的平凡崗位上,長期積極主動為民排憂解難,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雷鋒之歌。 >>>詳細

王選:“當代畢昇”
“只要我們還讀書看報,就不應該忘記王選!蓖踹x院士主持研制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使?jié)h字印刷術“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實現(xiàn)了中國印刷技術的第二次革命,他被稱為“當代畢昇”。 >>>詳細

宋魚水:人民的好法官
寬容、理解、耐心、尊重是她在審判實踐中練就的職業(yè)品格,她常說:法律是公正和善良的藝術。唯有如此,才能讓當事人接近你,與你溝通,接受你的觀點。她,就是人民的好法官宋魚水。宋魚水獨立辦案十余年來,公正高效地審理了各類民商事案件1700余件,其中500余件屬于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均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宋魚水經手的案件,有70%能夠以調解方式結案,她認為與判決相比,調解更符合中國國情,更契合中國人“以和為貴”的理念,有利于徹底解決糾紛,取得“雙贏”效果。 >>>詳細